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特朗普的閱兵風波凸顯美國政治極化

2018-02-09 15:49:2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特朗普指示美軍籌劃在華盛頓舉行閱兵

  近日美國媒體爆料稱總統特朗普已經決定在年內讓五角大樓舉辦一次盛大的閱兵式。根據這些媒體的説法,特朗普是在去年參加了法國的國慶閱兵式之後被其氣勢所打動,認為閱兵式對於表現精神和展示力量很有作用,於是指示美國軍方也要按照這個標準舉行。

  閱兵式源於古代軍隊在作戰之前,統帥對自己軍隊進行點驗檢查、向士兵進行必要的教育所用。後來經過實踐發現,閱兵式的宏大場面往往對士兵有一個心理暗示——“你是強大的整體一員,應當是無所畏懼的”,於是這一個戰鬥準備措施就逐漸演化為傳統性儀式和軍事文化的一部分,專門作為鼓舞士氣和展示力量之用。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1941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了,大敵臨門的時候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很從容的出現在檢閱台上,受閱部隊走過紅場之後直接奔赴了正在莫斯科郊外激烈戰鬥的前線。這個閱兵式向蘇聯人民乃至全世界展示了,蘇聯領導人面對來勢洶洶的納粹無所畏懼的心態,極大的鼓舞了前線部隊和穩定了後方人心。戰後蘇聯仍然秉承這個傳統,經常會利用紅場閱兵式展示自己最新的武器裝備,以此震懾西方。

  與之對應的是,美軍的歷史上雖然也曾有過若干次頗具規模的閱兵式,不過相較于其他主要國家來説確實次數稀少。之所以這樣,主要是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出於意識形態需要,將其解讀為“威權主義者才會喜歡展示武力恫嚇對手和自己人民”。這個説法到了中國之後,又被某些人拿來與政治體制相關聯,如果香榭麗大街上隆隆駛過凱旋門的法國坦克手們和在上空飛過的飛行員們知道了這個説法不知心中會作何想法,那些熱熱鬧鬧的用摩托車表演“孔雀開屏”和“疊羅漢”的“最大民主國家”的雜技高手們又情何以堪?

  其實對於以前的美國來説,作為第一超級大國,有這種力量當然也有自信認為自己的軍心和民心用不著這種方式來鼓舞。只是如今風水輪流轉,這種爭論回到了美國國內,特朗普的閱兵意圖一經媒體爆料立馬引來了民主黨人士的激烈指責,從批評他此舉“非美國式”做法、“想學拿破侖”,到質問閱兵這一大筆預算怎麼出的都有。這些原本用來批評和指責那些跟美國價值觀嚴重不同的國家的説法,如今回到了美國的政界,鬧出一場風波,這一現象只能説明今天的美國跟過去的美國確實不同了,反映出美國國內矛盾激化的問題。

  美國國內矛盾激化現象不是今天才開始的。這個矛盾的根子其實埋在了裏根奉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上,正是這種政策導致了美國産業逐漸空心化,政府對於金融企業失去了應有的監管,最終導致美國後來的金融危機和社會貧富兩極分化。

  堪稱美國政治精英標本的奧巴馬執政的八年之中,美國的産業結構變化使得社會貧富不均現象進一步加劇,他雖然試圖針對美國的問題進行調整,採取與裏根經濟學背道而馳的手段,開始偏重強化社會福利試圖緩和社會矛盾,但是此時的美國又難以承受這個成本。即便是奧巴馬為了省下軍費開支,不惜放下了超級大國的架子斷然離開伊拉克並且還想從阿富汗撤出,世界形勢偏偏又容不得美國簡單的置身事外,超級大國的地位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美國所處的這種國內國外雙重困境,最終使得“沉默的大多數”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拋開了傳統政治中“黨派+媒體=選舉”的模式,將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所以説,今天的特朗普總統正是美國的變化大勢所造出來的“英雄”,他的當選絕不是一種偶然,而是美國國情變化的結果。特朗普當政之後在許多方面試圖模倣裏根,在國內減稅又加強軍備,在國際上樹立“戰略競爭對手”等等,用人們對裏根時代的美國繁榮強大的記憶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只是他的做法成敗仍在未知中。因為美國不再有裏根當時的雄厚資本去支持盟友,反而對盟友也毫不客氣的“薅羊毛”了。

  今天看見美國人在為究竟閱兵還是不閱兵而糾結,感嘆“傳統變了”等等,世人應當多想想,這雖然好笑但是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美國正在變得跟其他國家一樣罷了。(千里岩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