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春走基層】鄉村篇:致富路上他們有“絕招”

2018-02-28 15:56:03|來源:人民網|編輯:楊磊

  

  

  青瓦白墻的農家小院,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馬路穿村而過,一架架大棚依次排開,大棚裏面綠油油的蔬菜、紅艷艷的草莓透著水靈,各類民俗文化惹人駐足……新城區討思浩村用變化和傳承,在諸多村落裏,顯得異常顯眼。

  走進該村的村史博物館,裏面一件件老物件兒訴説著這個村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據祖輩居住於此的村民介紹,“討思浩”意為“迎接處”,明朝阿拉坦汗在這裡設立接待站,專門迎接京都來歸化城的官吏。周邊各地進京朝貢獻禮的隊伍,所趕牛羊途經這裡,在此歇息休養,以防掉膘,然後繼續前行。清朝蒙古族祖先來此定居,後有山西“走西口”的劉、陳、楊姓人家遷來租地定居,形成村落後仍以“討思浩”命名,這充分體現了討思浩村的區位優勢。

  近幾年來,討思浩村的採摘園和觀光農業項目發展勢頭強勁,這裡已經成為城裏人體驗鄉風民意的首選之地。討思浩村溫室大棚採摘園共有250座,佔地面積約500余畝,種植的蔬果有桃、葡萄、西瓜、番茄、黃瓜;經濟作物有花卉、藥材,特別是“寒冬草莓”在土默川平原享有美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快速發展,觀光旅遊人群也逐漸增多,該村農家飯店一條街伴隨採摘搞得紅紅火火、生意興隆、座無虛席、收入可觀。村民還利用自家的小院發展庭院經濟,種植黃瓜、番茄、豆角等蔬菜能自給自足,新城區農牧業水利局還定期送果木上門,手把手培訓果木栽培、修剪技術,家家戶戶都有挂果的李子樹、果樹、葡萄樹,為建設美麗庭院,打造“農家樂”打下堅實基礎。

  今後,該村將利用大學城附近的40余畝地,打造物流園區,添補村集體經濟收入;擴大村東小廣場面積,集中打造高品味“填倉廣場”,提升文化品牌,並申請自治區級“填倉節”非遺項目;還要在3至5年時間內升級改造溫室大棚採摘園,計劃申請治理小井溝下游東河槽,並在河岸兩側集資籌建酒店、賓館,在呼和塔拉路北討思浩餐飲一條街向東延伸打造“農家樂”服務區,進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蔣建波)

  

  新年這幾天裏,賽罕區金河鎮南舍必崖村聚美草莓採摘莊園可是熱鬧非凡,吸引了不少市民攜家帶口前來一享採摘的樂趣。作為這家草莓園的主人——80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潘雨龍,他這幾年不僅在草莓種植上扎穩了腳跟,而且又確立了新的奮鬥目標。

  出生於南舍必崖村的潘雨龍,2012年從內蒙古經貿學院工民建專業畢業後工作了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出生於大連草莓種植世家的王偉久。兩個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決定合作幹一番事業。在創業前夕,他對我市草莓市場做了認真細緻的調研。他了解到,我市約有七八十家草莓種植戶,種植面積近千畝,草莓的品種有十幾種,但草莓市場重數量,不注重品質,缺少極品高端草莓。了解了我市草莓市場的情況後,2015年9月,潘雨龍和王偉久開始承包了5個大棚,全部種植草莓中的皇后——紅顏。潘雨龍説,雖然我市也有人種植紅顏,但數量很少,且種植技術跟不上。

  潘雨龍和王偉久從大連購回草莓苗,不惜成本精心呵護。但在2015年冬天,呼和浩特市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霧霾天氣,因為光照不足,導致草莓苗生病,在這種情形下,草莓急需補光。他們立即在每個大棚內安裝了30個275瓦的燈泡,每天補光4個小時,僅電費這一項支出,就多花了2000多元。由於初冬降雪,天氣寒冷,他們就用鍋爐燒煤增溫,開銷也有15000元。這之後,卷簾機機頭被凍壞等等,這些困難都被他們一一化解。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草莓枝繁葉茂,長勢喜人。潘雨龍和王偉久種植的草莓全部採用農家肥,好苗出好果,記者在大棚內看到,他們種植的草莓苗的高度在40釐米,結出的果個頭不僅大而且勻稱,最大的一顆草莓達到100克,一般大小也在三四十克。由於他們種植的草莓個頭大、色澤艷、口感好,深受顧客歡迎。

  經過幾年的努力,潘雨龍種植的草莓從每年元旦後就陸續開始成熟,現在,每逢週末,我市周邊的不少市民相約來到他的聚美採摘園採摘草莓。尤其是今年春節,來草莓園採摘的市民更是讓潘雨龍他們應接不暇。

  “草莓採摘雖然滿足了市民親近大自然的願望,但相對農村旅遊業這個大項目來説還是比較單一,所以我們經過一年多建設裝修的恒優農莊也正式開門營業了,市民在採摘完草莓後還可以觀看農家風光,一邊欣賞小橋流水,一邊坐在熱炕頭上品嘗農家菜,甚至還可以唱卡拉OK。”潘雨龍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經過他的帶動,這幾年,舍必崖村不少村民參與其中,草莓種植業已經形成規模,他最初回鄉創業帶動鄉親共同致富的目標已經實現。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侯玉剛)

  

  春節期間,在武川縣的呼和浩特蒙禾源菌業有限公司的蘑菇大棚裏,幾位村民正忙著栽種菌種。在村民李國梅工作的大棚裏,種植菌種的菌棒(塑膠膜覆蓋著的圓棒子,將菌種種在裏面)一個個擺放整齊。

  “就這點活兒,一點也不累,工資也是計件算的,等上手熟練了以後掙得就更多。冬天地裏也沒啥活了,來這打工挺好的,一個月3000來塊錢沒問題。”李國梅説,他們組都是一個村裏的鄰居,每天開著麵包車從附近的村裏來上班,日子過得挺舒坦的。

  能過上在自家門口掙工資的生活,放在6年前,村民們可是想都不敢想。據呼和浩特蒙禾源菌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高瑞才介紹,在6年前第一個基地開建,當年就實現了盈利,看到這個産業確實能掙錢,老實、保守的村民們對他的態度也從最初的不信任變得友善起來,後來還爭著來公司裏幹活,他説:“目前公司發展很快,有員工500余人,隨著産能的擴大,今年員工將逐漸增加到1200人以上,人均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部分農戶在食用菌産業的帶動下已邁上了致富路。”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王璐)

  

  在我市黃河邊上,有著遠近聞名的無礬粉條加工地——托克托縣小口子村,小口子粉條歷史悠久、傳承百年、口味純正。

  2016年以來,經過對市場的充分考察,該鎮採用政府出資、村集體土地入股、公辦村管的合作模式,投資300余萬元建成了一座佔地870余平方米的全自動無礬粉條加工廠,引進無礬粉製品與方便碗式粉製品生産線,整套設備一機多用,具備10余種規格粉製品生産能力。從根本上告別了過去衛生條件差、産量上不去、無自主品牌的小作坊生産經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純綠色、全自動、多功能、易操作的機械化生産線。

  整個生産過程採取全自動化,生産全過程只需5個工人,整條生産線可日産乾粉1500斤、濕粉3000斤。車間內還配有“條狀粉絲製作機”和“擠出式粉條機”等設備,可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目前,小口子村的無礬粉條廠已完成多次成功試産,先後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註冊了商標,正在市食藥局按程式報檢SC認證。同時,在小口子村設立的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點,架起了農民聯繫大市場的“橋梁”,本村無礬粉製品、苗條、洗滌日化用品、調味品等特色農副産品,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銷往呼、包、鄂城市圈大市場。

  新營子鎮小口子村黨支部書記韓永勝説:“將集體經濟的發展方向確定為粉條加工業,並非拍腦門的決定,而是充分考慮本村歷史傳承和農副産品特色的結果。我們的集體經濟既要依託傳統加工作坊的雄厚基礎,又要助推傳統産業換發勃勃生機。不斷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豐富美麗鄉村內涵。”

  無礬粉條廠的建成投産扭轉了村集體經濟長期“空殼”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同時,吸納本村農民成為生産工人,同時與本村“七大産業”聯動,以産業帶動扶貧,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隨著粉條廠的多次成功試産,使村民轉變了傳統思維,眼界不斷開闊,致富的信心不斷增強。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蔣建波)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