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找族譜訪親戚 海外華僑華人掀起“尋根”熱

2018-04-16 18:00:11|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高飛):無論身在何地何處,“黃色的臉、黑色的眼”是海內外所有華僑華人共同的標誌和身份。儘管有著同樣的血脈、同樣的面容,但是很多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近些年華僑華人“尋根”的願望日益增強。內心深處那份割捨不斷的血脈親情,讓一些華僑華人的後代踏上了“尋根”之旅。

  想知道自己“從何而來”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留學生鄧世軒,現在在北京大學留學,他説自己就是海外“尋根”華人中的一員。接受記者採訪時,鄧世軒打開話匣子説:“我爺爺那一輩在民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從中國來到馬來西亞。爺爺在我爸爸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奶奶在我8歲時也過世了,有幾個姑姑在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曾經一度回到中國,我曾聽她們提起以前在祖籍地生活的故事。我那幾位姑姑和在廣東的親戚在50年代還有書信往來,後來就失去了聯繫。”

  

  鄧世軒的祖籍地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受訪者供圖)

  鄧世軒告訴記者,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説起往事,這讓他充滿興趣和好奇。但萌生要去“尋根”的念頭,則是因為初二時的一堂歷史課。“老師讓我們做家譜的報告,要求在其中寫祖籍,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記住我的祖籍地在哪,在那之前只知道自己是客家人。”

  鄧世軒説,每次聽家裏人説要“尋根”,但都因為工作繁忙而作罷。之後鄧世軒來到中國讀書,試著開始“尋根”。“我曾在一些QQ群和微信群詢問過,但都沒有結果。最後從其中一個姑姑那兒問到祖籍地址。其實當時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意外的是,我在北大寄出信件不到3天,就接到廣東蕉嶺的電話,來電者問我找誰,然後托他把信交給我們家熟悉的一個遠親。”就這樣,鄧世軒和自己在中國的親戚建立了聯繫。

  鄧世軒告訴記者,祖籍地址是“老屋”的地址。以前客家人在廣東都是一個家族幾十個家庭居住在“圍龍屋”,今天老屋已經沒人住了,所以信件被送到當地的居委會。“接電話的時候,我聽不大明白客家話,那個居委會的老者聽不懂普通話,最終在他女兒的翻譯下才聯繫上。後來我的遠親收到信後親自打電話給我,然後我們就互加了微信。”

  

  由左向右依次是:鄧世軒堂叔(叔婆的孩子)、叔婆(爺爺的堂弟)、堂哥(爺爺哥哥的孫子)、鄧世軒(受訪者供圖)

  鄧世軒説,初次和遠親聯繫時,“因為我爺爺那一輩有三個(人)下南洋,只剩下一個家庭留在中國,我們也不太熟。聯繫上的是我爺爺堂弟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叔叔。”

  

  家鄉老屋後院,鄧世軒姑姑説,小時候常在這棵樹下玩耍。(受訪者供圖)

  鄧世軒感慨道,“我的‘尋根’過程其實挺順利的,沒想到信寄出去三天就收到回復。一般我們那裏都是會館負責,比如嘉應會館、金門會館、廈門會館,他們會在馬來西亞組織‘尋根隊’,然後和當地政府及社團合作。”

  拿著叔公的照片回鄉尋族譜

  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蔡錦蘭卻經歷了一番波折,才和在中國的親戚取得聯繫。

  面對記者,她講述了祖輩的故事。“從清朝末年大概是1900年開始,我爺爺的爺爺南下來到馬來西亞,我算是第六代華人了,家人從來沒有講起父輩的故事,我爸那代人也沒有從他父親那裏了解多少。據我爸説,當時爺爺經常在礦場工作,回到家也很少跟孩子們溝通。産生尋根的想法是我前年大學時做的一個國家級大學生研究項目‘關於馬來西亞華文新聞媒體和華人文化認同問題研究’而開始有的。”

  

  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會館的舊會刊上刊載了蔡錦蘭叔公的照片及簡介。(受訪者供圖)

  2016年,蔡錦蘭在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會館的一本刊發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舊會刊上,看到有親人的介紹,上面寫有祖籍地地址,蔡錦蘭便於2017年7月開啟了尋根之旅。

  蔡錦蘭説,“尋根”之旅一開始不太順利,“因為親戚們懷疑我可能是騙子”。2017年7月,蔡錦蘭出發到廣東省揭西縣龍潭鎮的灰寨墩尋親。“廣東的大巴把我放在高速路上,我在路上攔到前往祖籍地的小巴,車上的人讓我在當地網站發貼,隨後當地人很快和我取得聯繫。他們知道有‘番客’回來了。”

  

  蔡錦蘭和在中國的親人合影,右一為蔡錦蘭,右三為蔡錦蘭叔公(爺爺的堂弟)(受訪者供圖)

  “之後順利聯繫上公會族譜的主編,第二天到祠堂去找族譜。祠堂有一些老人在聊天,那些老人還記得叔公建過的橋,我親戚就住在橋的附近,就讓人騎摩托車帶我去找,費勁解釋我是誰,然後給他們看我手中舊會刊上的叔公簡介,讓我爸媽再給我多發些爺爺的老照片給他們看,還好我懂一些客家話,否則會更困難。”

  找到了自己在中國的根,蔡錦蘭覺得是一件幸運的事,她説:“幸好找到了,揭開了歷史的面紗,也了解到祖輩們為了後代付出的辛勞和犧牲。通過族譜,知道我們的根源在哪兒,從哪來。”

  “尋根”有助於華僑華人傳承傳統

  現居美國休斯敦的華人律師陳文説,美國有很多網站可以幫助人們尋找自己的家譜,追蹤家譜甚至根據可以通過DNA尋找親人。

  陳文説,很多華僑華人因為久居海外,入鄉隨俗,説的是別人的語言,過的是別人的節日,漸漸忘卻了作為華人曾有的文化和習俗,“尋根”這種方式能夠讓華僑華人了解自己的過去,明白自己從哪來,進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陳文介紹,現在國外有一些夏令營組織華人家庭的中小學生到中國旅遊、觀摩,以此來幫助華僑華人的後代尋根。“去年我回國到海南,才知道宋慶齡的祖籍是海南文昌,也了解到很多中國歷史。”

  陳文説,“華僑華人需要在尋根中找到歸屬感,保持本色,傳承民族的社會習俗、傳統文化。在尋根的過程中,華僑華人不僅了解了家族史,也學習了中國發展史,這對過去和將來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現居巴拿馬的中國文化中心創始人張雪雲對記者説,“我也很想找到我大伯父的後代在哪,希望有尋根服務機構。很多華裔只知道自己有華人的姓氏,但祖上的根源已經找不到了。”

  據張雪雲介紹,巴拿馬的華人目前主要依靠華助中心來追根溯源,另外還有國僑辦組織的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去往廣東、四川和北京等地“尋根”。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