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強國思想的深刻內涵與理論創新

2018-05-09 17:16:5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編輯:趙春曉

  在2018年4月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講話系統闡釋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內涵,是指導新時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為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明確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綜合治網格局”

  互聯網滲透于現代生活,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新引擎,也帶來了嚴峻挑戰。 如何治理好網絡,趨利避害,是全球共同關注的新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

  深入領會這一思想,在治理結構上,要避免治理手段的單一化簡單化,綜合運用法律、技術等多種方式,求得治理效果全方位貫通無紕漏。在基礎保障上,要融宣傳、教育與依法治理為一體,傳遞正能量,積極防範有害信息傳播對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干擾和侵襲。提高綜合治理能力,落實在參與主體的權責上,要進一步綜合調動各級黨組織、行政機構、管理部門、市場、社會、網民等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和參與合作,形成多元主體守土有責、平等互助、協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當代社會,國內國際,網絡安全領域面臨著諸多難題:網絡犯罪、“網絡戰爭”、“網絡恐怖主義”威脅不斷;網上民族國家價值觀對立引發意識形態衝突;信息洩露、謠言傳播加深個人信息的安全憂慮……網絡安全聚焦了國計民生領域最深切的關注,也是影響國家政治安全和和諧穩定的首要因素。

  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産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他從基礎設施、平臺技術、企業主體、管理主體、能力提升等方面強調確保網絡安全發展目標。指出要嚴厲打擊侵犯公民信息等違法行為,提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要求。這一思想將治理與發展並舉、防範與創新並重,強調個體與社會合力的發揮,包含促進互聯網造福社會和未來的新安全觀內涵,是新時代網絡安全的行動指南。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核心技術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抓手。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在這次講話中,他著重從四個方面闡述了自主創新的六項要求,明確了戰略突破的重點路徑。第一、“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第二、強調建設核心技術發展産業體系的重要性。第三、再次明確核心技術突破是一種協同創新。第四、強調指出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的突破所在。

  這一思想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和前瞻性。事實證明,只有通過自主創新來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夯實網絡大國轉變為網絡強國的堅實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模倣跟隨的局面,在新一輪互聯網科技和綜合國力競爭中實現重大突破,真正變“後發者”為“領跑者”,促進中國互聯網發展走得更堅定、更長遠、更穩健。

  “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産力和新的發展方向”

  網信事業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重領域,代表著新的生産力、新的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領會這一思想要旨在於: 堅持信息技術創新驅動網信事業發展,堅持人民為中心,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中國數字經濟的揚帆起航要最大限度地釋放互聯網新技術新動能,讓“互聯網+”融入産業優化升級、結構調整、機制創新之中,實現網絡與現實經濟社會的一體化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進人民福祉,使人民能夠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是中國網絡強國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講話清晰地勾勒了發展與責任的重要關係,“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發展,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創新發展觀,是黨的群眾路線理念在信息化建設新時代的深化和豐富發展。

  網信軍民融合是“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

  實現強國目標,離不開軍隊生産力和戰鬥力的提升,離不開國家網信事業的強大支撐,離不開軍民融合發展的社會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於信息化發展大勢與國家安全發展大局,提出“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思想。這次座談會上,他進一步指出,“網信軍民融合是軍民融合的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也是軍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要“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格局。”

  目前,我國軍地資源共享程度不斷提高,一批軍民融合産業正在興起。但在促進信息、技術等要素的互動、相容,加強網絡軍民深度融合方面還需進一步有所作為。講話指出要“深刻理解生産力和戰鬥力、市場和戰場的內在關係,把握網信軍民融合的工作機理和規律”,對網信事業軍民融合提出了原則指南,體現了黨軍民融合重要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的繼承、發展,是我國網絡強國進程中進一步統籌數字經濟與國防戰略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

  “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

  當前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還存在著不平等現象,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與訴求尚未得到充分重視和尊重,世界範圍內的網絡霸權主義、恐怖主義還沒有停止。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國與國之間必須攜手共建,破解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性,指出:“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等的主體作用。”他站在國際化視野,深化國際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理念,強調溝通交流,共同治理。這遵循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符合現代社會的國際共識,展現了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視野格局與責任擔當。

  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這是中國治理方案的戰略化、具體化,是網絡強國戰略思想以現實關注為據、以國際社會和平發展為念的深刻創見。

  “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黨的領導是推動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政治保證。加強黨的領導, 才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當前錯綜複雜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中,意識形態競爭激烈,信息真偽魚龍混雜,網絡對於社會價值觀、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影響更為明顯,加強黨的領導意義尤為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網信工作”,他從觀念認識、工作落實、法制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觀照網絡社會的真實面貌,要求提高全社會防範網絡風險的能力,促進政府決策和社會治理的科學化、合理化、高效化,體現了鮮明的理論特色和時代特徵。

  總書記的講話著眼于新時代中國發展的要求和未來藍圖,科學地回答網信事業發展建設的目標任務、實現戰略突破的重點路徑,體現了中國政府建設網絡強國的決心和擔當。講話豐富和發展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産黨新時代治國理政思想理念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標誌著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把握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作者:孟威 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

  (原標題:網絡強國思想的深刻內涵與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解讀)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