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對外開放是中國自主的選擇和堅定的承諾

2018-05-17 09:47: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央廣時評:擴大開放四大“新舉措”彰顯中國自信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鰲論壇上就放開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及主動擴大進口等方面做了系統闡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宣佈了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習主席表示, 中國“將儘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重磅舉措,莊嚴承諾,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如箭在弦上。

  融入世界的主動選擇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是世界發展的主流。回顧歷史,在清王朝幾百年閉關鎖國政策的裹挾下,中國被迫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落後,國力衰敗,人民苦難。歷史反復證明,閉關鎖國是一條死衚同,只有開放合作,繁榮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寬。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歷程與卓越成就告訴我們,融入世界,以外部壓力促進內部改革,理順生産力與生産關係,在比較優勢中協同發展,是一國最優化的發展路徑。然而近年,反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日漸升溫,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有責任、有義務維護經濟全球化進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與世界各國一道“做大蛋糕”,構建共享繁榮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大開放,大發展;小開放,小發展;不開放,難發展。近年來,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提高發展品質效益的任務更加緊迫。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用好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用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擴大對外開放,不是對過去做法的簡單重復,而是要以新思路、新舉措發展更高水準、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既立足國內,充分發揮中國資源、市場、制度等優勢,又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享發展成果。

  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環境承載已至極限。對中國來説,經濟轉型升級,産業鏈向上攀升已然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吸引外資是新時代中國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抉擇。時代在變,中國也在變。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中國吸引外資的方式與吸引外資的種類也在發生變化,從過去主要靠優惠政策到現在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從過去的低端製造業到目前更多的是高科技、高效率企業。在知識産權保護領域,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正在向創新驅動型國家轉型,早已不再是改革開放初期靠模倣外國技術起步的“小學生”,保護知識産權有利於提升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有利於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對此,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卜衛軍 )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