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夢·踐行者】村民從疑惑到豎起大拇指 他們用赤誠之心為貧困村貢獻青春和才智

2018-05-19 10:56:23|來源:金羊網|編輯:谷士欣

  

  ■由於村裏交通不便,駐村扶貧幹部只能騎摩托車走訪貧困戶。

  駐村扶貧                                

  兩年前,當廣州地鐵集團公司的6名扶貧隊員來到梅州市五華縣轉水鎮對口幫扶村莊時,貧困戶們還在疑惑:“廣州地鐵來做什麼?他們能幫助我們脫貧嗎?”

  廣藥集團駐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徑口村的扶貧幹部王卡第一次到徑口村就遇到了難題——每次入戶都需要別人幫忙翻譯,而這只是他工作上遇到的小小一關。

  作為天河區冼村街派出的駐村幹部,賴祖豪來到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群星村。回到家鄉,賴祖豪發現,鄉音未改,只是他小時候熟悉的農業種植方式已無法讓鄉親們發家致富。

  到今年5月初,扶貧隊員們駐村已逾兩年了。

  如今,在廣州地鐵集團幫扶的轉水鎮貧困村,村民們打消了疑慮,豎起了大拇指:“他們是真扶貧。”

  王卡現在能聽懂大部分的客家話了,為了離村民更近,還從鎮上搬到村裏住。

  賴祖豪可以自豪地向人介紹:“我們蔬菜基地的玉米長得很漂亮,歡迎參觀。”去年底,村裏的貧困戶都獲得了每人575元的分紅款。

  在本輪為期三年的脫貧攻堅任務中,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市,涉及272條省定貧困村,派出駐村幹部302人,加上派駐市工作隊和各縣(市、區)工作組幹部,總共326人。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造血式扶貧中,這些駐村幹部如涓涓細流,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流向一個個貧困村。肩負著所屬單位的囑託,他們在炎炎夏日走街串巷入戶調研,跋山涉水,考察適合鄉村發展的産業項目,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一顆顆赤誠之心,為鄉村貢獻著青春和才智。

  ■統籌:肖萍 ■采寫:記者吳曉嫻  通訊員王立 ■攝影:記者孫毅

  瞧,村裏來了扶貧幹部

  

  ■廣州地鐵集團公司對口幫扶梅州市五華縣轉水鎮維龍村、輋維村、流洞村的6名扶貧隊員,把大數據應用到扶貧工作中。

  幫扶地點:梅州市五華縣轉水鎮維龍村、輋維村、流洞村

  李宏輝:運用航拍技術精準扶貧  

  2016年5月初,廣州地鐵集團公司對口幫扶梅州市五華縣轉水鎮維龍村、輋維村、流洞村三條村的6名扶貧隊員進駐到各自的村裏,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扶貧攻堅戰。扶貧隊員率先使用大數據統計貧困戶的家庭住址、致貧原因和脫貧成效等。開展駐村扶貧兩年來,村集體收入由原來的3000多元增加到40000多元,貧困戶收入由原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增加到8500元以上。

  將大數據運用到扶貧工作

  駐輋維村工作隊隊長陳曉東回憶,進村之後,他們就開始對貧困戶的走訪。有一次陳曉東連續4天工作到淩晨3點。

  流洞村黨支部書記汪洋還記得,每天早上還沒到上班時間,扶貧隊員就開始挨家挨戶地走訪,到了中午也沒有休息。當時正是初夏,有的村民家裏連吊扇都沒有,一天下來隊員們的衣服上都是汗水留下的斑斑鹽跡。

  時間緊,任務重,入戶調查的數據量很大,而有的地方交通不便,騎摩托車要十幾分鐘才能到達。如何做到高效精準地識別、統計貧困戶?

  做過信息管理的駐流洞村工作隊副隊長徐俊想到了運用航拍和谷歌地圖,拍攝貧困村的地形地貌、村容村貌、貧困戶的家庭經緯度,並統計貧困戶的家庭住址、致貧原因和脫貧成效等。

  隊員説,一開始雖然有用大數據的初步想法,但限于技術水準,做得還不夠完善直觀。後來,省裏開發“扶貧雲”系統,轉水鎮則被列為省四個“扶貧雲”系統試點鎮之一。徐俊和轉水鎮扶貧幹部參與到省“扶貧雲”大數據平臺設計與開發工作,大數據扶貧在全省推廣開來。

  為擴建學校操場磨破嘴皮

  在農村做産業、修學校、建基礎設施,最難的環節便是集約土地。對此,廣州地鐵駐維龍村、輋維村和流洞村的駐村工作組組長李宏輝深有體會。“土地都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李宏輝説。

  維龍學校副校長林惠嫻説,以前教室的地板嚴重下陷,桌子都擺不平,籃球場和足球場也很簡易。工作組進駐之後,對學校進行附屬設施重新修繕。“農村的小孩也應該享受和城裏孩子一樣的條件。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臺、跑道、跳遠沙池、幼兒滑梯一個也不能少,而且要規範。”李宏輝很是篤定。

  他們請來了專業的勘測隊、設計公司,光是設計稿就改了七八稿。由於原有的空間不夠,他們決定將學校操場往外擴幾米。這樣一來就需要學校旁邊一戶村民讓渡一部分的土地。為了做這名村民的思想工作,隊員花了四個月時間終於説動了他。儘管原計劃希望外擴7米變成了最後的6米,一共是120平方米,但這已經來之不易。

  如今,維龍學校4層1244平方米的教學樓拔地而起,課桌椅不再高低不平,足球場鋪上了綠茵茵的草坪,羽毛球場、籃球場和跑道也被塑膠覆蓋,煥然一新。

  兩天內徵完1000多平方米地

  5月8日,記者來到轉水鎮維龍村村民理事會。理事會房子前的土地上,建築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村民理事會理事長何運富説,這裡將建成村裏的文化廣場,供村民健身休閒。部分土地已經鋪好了水泥,建起了籃球場,也有燈光,晚上有村民在這裡跳舞、打球,可熱鬧了。

  去年9月份,廣州地鐵集團開始籌備在村裏幫扶建設文化廣場,需要徵用理事會前面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涉及40多戶村民,只要有一戶村民不同意,這件事就辦不成。讓李宏輝沒有想到的是,這片地兩天就徵完了。“村民們都很支持!”何運富説。

  兩年時間裏,轉水鎮各村的村民已經見識到,精準扶貧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扶貧隊伍也用自己的專業和努力,漸漸取得了村民們的信任。

  李宏輝一直堅信,應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地鐵的項目怎麼做,扶貧項目就怎麼做。開展駐村扶貧兩年來,村集體收入由原來的3000多元增加到40000多元,貧困戶收入由原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增加到8500元以上,村居環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三個村均是五華縣被列為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村。

  ■采寫:記者吳曉嫻  通訊員王立 ■攝影:記者孫毅

  

  ■羅如亮、王卡和巫小錦到松源鎮已有兩年多了。

  

  ■賴祖豪來到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群星村,與當地的幹部聯合組建駐村工作隊開展扶貧。

  幫扶地點: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徑口村

  王卡:因地制宜發展5類養殖業

  2017年8月的一天晚上,廣藥集團駐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園嶺村的扶貧幹部羅如亮,正一邊吃著泡面一邊錄入著扶貧系統數據,突然手機鈴響了起來。

  他瞄了一眼手機,是貧困戶黃柏梅打來的。“下午不是剛給他發了牛嗎,不會出了什麼事吧?”他心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羅隊長,我家剛發的牛不見了,怎麼辦?我找了幾遍都沒找到!”黃柏梅説。

  “你先不要急,趕緊打電話報警,我跟王書記現在就過去。”羅如亮説著拿著手電筒,與村支書一起直奔黃柏梅家去了。

  深夜沿著崎嶇山路尋牛

  黃柏梅家居住在深山中,要走過一段崎嶇的山路才能到,方圓2公里只有他這一戶。來到羅旱堂山腳下,黃柏梅已經在路邊焦急地等待著。

  山路崎嶇狹窄,摩托車無法進入,一行三人只能徒步上山。經過一番仔細的查看,羅如亮在一個隱秘的草叢後面發現了一小段斷裂的牛繩,斷裂處參差不齊,應該是牛崽剛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還沒適應,掙脫留下的。

  他覺得,附近只有一條路能夠走,旁邊就是山崖,牛崽掉下山崖的可能性不大。一行人沿著山路繼續前行,走了接近一個小時後終於發現了牛崽的蹤跡,他們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回到宿捨已經10點,羅如亮趕緊洗個澡衝去倦意,繼續寫報告填報表。當天剛實施的項目照片、合同、發票等佐證材料都要一一掃描上傳系統。

  從需要翻譯到聽得懂客家話

  松源鎮距離梅州市區約90公里,距離廣州市約450公里,從梅州市區駕車進入松源鎮要經過1個多小時的山路。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徑口、灣溪、園嶺三條相對貧困村共有貧困戶145戶372人。層層疊疊的群山環繞著這個鎮,交通的不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發展的腳步。

  按照省市政府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廣藥集團負責對口幫扶梅州松源鎮徑口、灣溪、園嶺三條村。

  王卡是廣藥集團派駐徑口村的三名駐村幹部之一。當王卡第一次到徑口村就遇到了難題——交通不便,語言不通,每次去找村民都要村幹部幫忙翻譯。徑口村村子大,貧困戶多且分散,産業單一,脫貧形勢嚴峻。開弓沒有回頭箭,結合村實際情況,王卡和同事發動大戶帶動形成示範效應,以柚子和煙葉種植的主導産業規模穩步加強,幫助貧困戶自主發展5類養殖産業。

  記者在徑口村見到了貧困戶林國強。林國強腿腳不方便,家裏有5口人,負擔比較重。他説,以前家裏的老房子在山裏,是間泥土屋,一下雨就漏水,吃水需要到山上挑水。交通也不方便,孩子到鎮裏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

  2016年5月,在王卡的幫助下,林國強得到了危房改造資金,加上自己借來的幾萬元,在山下建了棟新房,通水通電還有網絡。家裏寬敞明亮,電視、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開摩托車載小孩子去上學10分鐘就能到。扶貧工作隊駐村之後,給他發放了肥料和種子,他現在種了7畝烤煙,去年光是種植烤煙收入就有近3萬元。

  看到貧困戶的生活越來越好,村裏的項目落地開花,夜晚村民在廣場上歡快地舞蹈,“參與扶貧工作是我最正確的決定”,王卡説。如今,他也能聽懂大部分的客家話了。

  堅守崗位拄著拐杖到村入戶

  經過幫扶,2016年各村脫貧61戶99人,2017年再脫貧56戶184人。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原不足1萬元提高至5萬元,産業幫扶一一落地。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幾位年輕的駐村幹部的默默付出。

  去年8月底,羅如亮不慎右腿膝蓋韌帶斷裂、半月板損傷,一度腫脹無法行走,需要手術治療,但因為村裏工作繁忙,他一直堅守崗位。直到國慶長假,才回廣州預約手術,做完手術幾週,又回到松源鎮繼續工作。腿稍微能下地走動,便自己拄著拐杖、騎著摩托到村入戶。

  5月10日是羅如亮、王卡和巫小錦三位扶貧隊員到松源鎮兩週年的日子。巫小錦發了一條朋友圈:“駐村扶貧兩週年有慨,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幫扶地點: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群星村

  賴祖豪:回鄉扶貧見證村裏點滴變化

  一場變故讓梅州市興寧市永和鎮仁裏村的賴祖豪一家陷入貧困,在各方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大學學業,成了廣州市天河區新塘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

  2016年5月初,已過而立之年的他,作為天河區冼村街派出的駐村幹部,來到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群星村,與當地的幹部聯合組建駐村工作隊開展扶貧。

  19歲離開家鄉,14年後又回到出發的地方,賴祖豪發現,鄉音未改,親切依舊。在扶貧工作中,他見證了村裏點點滴滴的變化。

  曾擔心辜負父老鄉親期望

  群星村位於興寧市葉塘鎮東部,全村總戶數668戶,總人口3251人。貧困戶佔了68戶,貧困人口185人。梅州市屬石膏礦于2006年關停,支柱産業採礦業的消失,讓鄰近幾條村漸漸蕭條。

  村中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留村勞力少。貧困戶中因殘因病致貧的有55戶,佔81%,在家務農、打臨工的貧困戶勞力只有16人。

  農業發展滯後,種植業以農戶自給自足的水稻種植為主,近四分之一的耕地閒置。

  “來到這的前三個月很焦慮。”賴祖豪説,他很怕辜負村裏和困難群眾的期望。貧困戶自主發展的能力、條件和信心都不足,必鬚髮展規模化産業,但是該發展什麼項目,大家一籌莫展。

  駐村的前半年,賴祖豪和扶貧工作隊四處調研,也請農業專家到村裏考察,想過種甘蔗、水稻,考慮到經濟效益又一次次推倒重來。

  希望人才返流帶動農村發展

  群星村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適合搞規模化種植,發展現代農業,也可以打造自然莊園,發展鄉村旅遊業。

  經過多輪的溝通,他們引進了鄉賢林道明的農業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蔬菜種植。項目一期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200畝,種植水果玉米及無公害蔬菜,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銷售。一期項目投資約600萬元,村集體投入60萬元(天河區財政引導資金),後續資金由農業公司籌集。

  2017年8月,蔬菜項目共建協議正式簽訂。截至2018年3月,基地創造産值約91萬元。60萬元投資産生的收益,20%分配給村集體,80%按人均分配給全體貧困戶。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可以獲得分紅收益、務工收益、土地流轉租金收入及自家的種菜收入。2017年12月26日,全體貧困戶都獲得了該年度每人575元的分紅款。

  賴祖豪感嘆道:“人才返流到貧困村是很少見,如果有更多的鄉賢回來為村裏做貢獻,是一件很好的事。”如今農業的發展不可能再依靠傳統的種植方式,必須另辟蹊徑,這就需要能人帶回技術和資金,帶動村裏的發展。

  多方籌資近百萬重建朱坑橋

  農村産業的發展需要基礎設施建設的保障。剛進村時,賴祖豪寫過一首打油詩“朱坑斷橋,打路四條,公廁要建,衛生站冇”。

  朱坑河流經群星村,河對岸有400畝耕地因為老橋倒塌,少人耕種。有一回,賴祖豪看見一個50多歲的阿姨挑著擔子,從沒膝的水上走過去,心想著,這萬一打滑了可怎麼辦?

  扶貧工作隊把這個困難向冼村街反映了。一番考察之後,街道方面認為如果重建朱坑橋,村民就可以順利通行,把拋荒過半的土地集約起來。

  於是幫扶單位冼村街支持了60萬元,鎮村及協助幫扶單位也籌集了30多萬元,終於把橋修好了。之前,村民過河要繞行6公里,步行需一個多小時,現在2分鐘就可以過到對岸去了。

  夫妻同心紮根農村參加扶貧

  之前,賴祖豪每週末會開車往返廣州興寧兩地。賴祖豪的妻子陳宇,曾任職于某生物科技公司的財務經理。為了讓賴祖豪能更加專注于扶貧,她辭去了在廣州的工作,來到了興寧。陳宇作為冼村街臨聘人員,開始協助賴祖豪開展扶貧。夫婦二人除了在生活上相互關照外,也成為了配合默契的扶貧“夫妻檔”。

  工作方面,陳宇負責扶貧系統信息完善和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還發揮以前做財務的專長,協助做資金臺賬。

  有一次,賴祖豪在村裏遇到了70多歲的貧困戶黃偉雄正要去打魚。賴祖豪心想,什麼樣的人家需要讓一個年紀這麼大的老人出去幹活。坐下聊天之後,他才知道,老人的二兒子十年前因為交通事故離世,兒媳婦改嫁,留下了一個兩個月大的女兒小鈺(化名)。小鈺也很懂事,勤奮刻苦,但由於家庭的緣故,缺乏自信,特別羞澀。每次去“家訪”,賴祖豪夫婦都會帶上一些小禮物給她。陳宇一次次的微笑鼓勵和溫暖擁抱,終於讓小鈺露出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應有的燦爛笑容。

  以前這一家人靠低保金和親人的接濟生活,如今,每年光是冼村街和街道商會的教育生活補助就有2000元,還有村裏産業的分紅。賴祖豪認識的學生家長提出每個學期給小鈺資助2000元。賴祖豪説:“像那位家長也是普通上班族,但他還資助了另一名學生,社會力量的幫助讓我很感動。”他們期盼各方的力量如涓涓細流涌入,讓這個偏遠的山村重煥生機。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