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實施“強村計劃” 浙江海鹽深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2018-05-24 14:59:2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廣網|編輯:杜軍帥

  央廣網嘉興5月24日消息(記者謝夢潔)浙江嘉興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先行地,早在2003年,嘉興便將“城鄉一體化”確立為嘉興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戰略”之一。那麼嘉興是如何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呢?近日,“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採訪報道組來到嘉興市海鹽縣,從城鄉環境打造、産城融合、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了解嘉興海鹽縣的“城鄉發展一體化”。

  “這家銀行只愛美麗不愛錢”

  海鹽六里村打造“美麗銀行”優化城鄉宜居環境品質

  採訪報道組來到位於嘉興海鹽的六里村,看到了一個挂著“美麗銀行”牌匾的小院落。小院落裏擺放了鬱鬱蔥蔥的花草以及錯落有致的罈罈罐罐,特色十足,院落裏的美麗景致是由村民們提供的廢舊酒罈、啤酒箱、臉盆等改造而成的。

  六里村黨委書記周吉偉向記者介紹這是一個“只愛美麗不愛錢”的“銀行”,“設置‘美麗銀行’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村民以物換物,村民可通過提供自己廢置的物品參與活動、創先爭優等形式獲取虛擬的‘美麗幣’,得到的‘美麗幣’可以兌換‘美麗銀行’的物品。”

  

  “‘美麗銀行’的服務對象不僅限于本村的村戶,其他村感興趣的村民都可以在開放時間段去‘開戶’。‘美麗銀行’在每月的10日、25日正常對外開放。村民們憑藉著戶口薄來免費辦理‘美麗存摺’一本,一戶僅可以辦理一本。1枚‘美麗幣’可以兌換的東西很多,比如當季自産農産品、村民自製的手工藝品以及村民們的缸、罐、壇等廢舊物品,以及兒童玩具、書籍、字典等閒置物品”,周吉偉告訴記者。

  “這家‘美麗銀行’在浙江省是首創的。我們建設這家銀行的初衷是以‘美麗銀行’為載體,倡導村民們的節約文明新風,通過以物換物來激發村民的積極性,讓村民主動參與到海鹽縣全域整治、‘垃圾革命’的工作中去”,周吉偉表示。

  在“美麗銀行”的周邊農戶裏,記者見到了農戶周大伯。周大伯跟記者説,通過村裏“美麗銀行”的設置,他去兌換“美麗幣”的積極性很高,現在他家的庭院已經收拾地比較整潔了:“原來我家的庭院比較雜亂,堆放了各種雜物,比如不用的瓦缸罐子、閒置的小傢具以及柴火堆,現在我把這些閒置的雜物存進了‘美麗銀行’裏,庭院不但整潔了,我用‘美麗幣’換來的物品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像周大伯這樣的農戶例子還有很多,‘美麗銀行’一開戶就受到了遠近村民的一致追捧。在‘美麗銀行’的開戶當天,光登記開戶的數量就達到了100多戶,這説明村民的積極性很高”,周吉偉説。

  實際上,“美麗銀行”只是嘉興市注重環境打造,優化城鄉宜居環境品質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嘉興市全面推進農村垃圾革命,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已達到72%。

  “‘美麗銀行’本質上也是促進‘垃圾革命’的一種新型實踐方式。通過‘美麗銀行’,我們要做到的是讓村民們了解‘垃圾革命’的好處。城市的垃圾分類做的好,我們鄉鎮也不能落後,形式上可能要因地制宜,進行創新,我們就是要朝城鄉宜居環境品質一體化的目標而努力。今後我們還將持續推進、開展‘美麗銀行’的各項工作,讓‘美麗鄉村’建設深入人心”,周吉偉説。

  推進“産城融合” 實施“強村計劃”

  海鹽“電商村”的經濟轉型之路

  除了“美麗銀行”對城鄉環境打造的生動實踐外,位於嘉興海鹽的六里村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電商村”。近年來,六里村依託本地特色經濟産業積極扶持農村電商,主動適應“互聯網+”新常態。據六里村黨委書記周吉偉介紹,六里村共有967家農戶,其中活躍的網點有123家,從事網店生意的農戶大概有1000多人,數量已超過本村家庭戶數的10%。

  “2015年,我們村黨委積極響應嘉興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等新産業新業態的號召,充分利用六里鎮商業集聚、交通便利等優勢,鼓勵引導村內生産産家、個體經商戶開設網店,興起電商行業,從而增加農戶的集體性收入”,周吉偉表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2015年,我們村的整體銷售額時2800萬左右,到了2017年,我們村的銷售額已經達到7000多萬,翻了大概接近3倍。”

  

  問到具體的做法,周吉偉告訴記者首先普及給村民的就是關於“農村電商”的具體概念。“在大城市裏,電商、淘寶這些字眼已經非常普及化、大眾化,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在村裏,很多農戶還不清楚這些概念。所以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組織淘寶創業培訓,讓農戶們明白到底什麼是‘電商’。”

  那麼為什麼會想到做電商呢?周吉偉説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城裏在大力發展電商,我們村也不能落後。而且電商可以在家實現創業營收,所以形式上比較好”,周吉偉説,“我們為了讓農戶了解什麼電商,我們還特地請了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來村裏為創業者講解,併為有需要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可以進行經驗借鑒的平臺。”

  除了邀請電商專家來村授課外,六里村還深入挖掘黨員的創業典型,用身邊人的故事來激勵周邊村民們的“電商創業熱”。“比如在經營淘寶店的隊伍中,我們村的傅冬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本身是一個黨員,原本經營了一家服裝加工廠,在電子商務興起後,他迅速瞄準了商機,加入了電商的行業”,周吉偉告訴記者,“我們在了解了他的例子後,總結並推廣了他的個人經驗,並且鼓勵他向其他村裏的電商創業者分享開網店的經驗。”

  在2015年,六里村被淘寶正式授予“中國淘寶村”稱號,如今的六里村農戶已經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賺錢的夢想,而六里村也得以躋身為海鹽縣三大電商村之一。

  “我們村對電商經營的農戶非常地關注。為此我們還專門召集了本村從事電商經營的群體,以座談會的形式來暢聊本村電商産業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掌握電商經營者的發展思路和創業構想”,周吉偉表示,“我們還利用‘中國淘寶村’的牌子。通過村民們自願和分紅的形式來籌集資金,通過專業的規劃和設計來引進更多的電商産業,將六里村打造和發展成遠近聞名的電子商務集聚地。”

  問到未來的計劃,周吉偉向記者透露道:“我們在下半年將建造一個電商大樓,投資兩千萬,面積約8000平方米,總共四層。我們打算給入駐的村裏的電商企業第一年免除租金,第二年租金減半,第三年租金打八折,第四年再恢復原價。建造這個大樓是為了鼓勵電商青年創業,帶動當地村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海鹽澉浦鎮的“農村30分鐘文化圈”

  採訪報道組來到了位於嘉興海鹽的澉浦鎮,走進澉浦鎮,就會發現濃郁的文化氛圍已經與這座歷史悠久的小鎮融為一體,澉浦鎮文化站就扮演著村民精神文化家園的重要角色。

  記者了解到,目前嘉興市已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的全覆蓋,“農村30分鐘文化圈”基本形成。“文化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澉浦鎮文化站站長葉露説,“首先是市文化館中心館,然後逐次向基層延伸出來的是縣文化館總館、鎮文化分館。到了村裏,就變成了以農村文化禮堂為主要載體的農村文化館支館,四級網絡,層層遞進,從而建成城鄉一體、功能健全、服務規範、優質高效的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

  記者在澉浦鎮文化站,看到了功能區齊全的文化站裏包括了服務大廳、排練廳、報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展廳、電影放映廳以及圖書館。當記者走進位於文化站三樓的小型圖書館時,看到了圖書館極其豐富的藏書量。“現在海鹽縣下轄的鄉鎮都有這樣的圖書分館”,葉露説,“我們這現有26000冊圖書,由海鹽縣圖書館總館統一配送。每年四次輪換,基本是一季度一次,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全縣的圖書使用率。”

  “圖書館的人氣很旺,在2017年,我們統計過,大概一年內接待了5.3萬人次。因為在鎮裏,很多孩子在寒暑假沒有地方可去,父母又忙著工作。來鎮裏的圖書館看書陶冶身心成為了眾多鎮上父母、孩子的不二選擇”,葉露表示。

  

  走到二樓,一陣嘹亮的歌唱聲響起,這是由澉浦鎮村民組成的“喜陽紅中老年文藝隊”正在編排越劇表演歌曲《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我們的文藝隊的人數大概固定在20人左右。每週禮拜三、禮拜天下午來文化站練習歌唱,我們現在唱的這首歌是請縣文化局退休幹部周文豪老師自己編曲編詞的。文化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練習環境”,文藝隊其中一位成員告訴記者。

  “他們的積極性很高的。每次有空閒,他們就會來問我,縣文化館最近有沒有出新的節目編創要求和演出機會”,葉露説,“他們得知有節目需要時,文藝隊的隊長就會安排隊員們來文化站練習。文藝隊的隊員多才多藝,吹拉彈唱都會,等他們練好了,又會主動‘請纓’去各村自辦演出的舞臺上表演曲目。”

  

  葉露表示:“文化下基層”在澉浦鎮的實踐是多樣化的,除了‘圖書下基層’、‘演出下基層’、‘展覽、講座下基層’‘體育展示下基層’等形式外,還有農村文化活動‘158’工程(每個行政村裏每月1場電影、每年5場演出、每年8次文化活動),文化活動的內容極其豐富。比如在上個月的母親節,澉浦鎮聯合南北湖村就策劃了一個‘感恩母愛 弘揚美德’的系列活動,評選出村裏的‘好媽媽’、‘好媳婦’、和媽媽一起合影、為媽媽親手製作並送上一束花,母子同做手工等,讓村民們意識到母愛的可貴。”

  那麼誰來捕捉村民們的文化動態?記者了解到,目前嘉興市正在進一步深化實施“兩員”制度,“兩員”包括文化下派員和“村級文化管理員”,“兩員”制度已經在全市逐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市、縣、鎮、村四級文化人才網絡體系。

  對此,葉露向記者介紹了澉浦鎮對“兩員”制度的深度實踐。“我鎮的文化下派員在2012年3月就已經到位。下派員培育發展起了近十支鎮一級的文藝團隊、創編打造了十余個在市、縣舞臺上獲得金獎、銀獎的精品文藝節目。在鎮上的‘一村一品‘文化秀活動中,只要村裏有需要,文化下派員都會盡力幫助策劃和指導,並提供演出設備、設施服裝等便利。”

  “文化下派員實行‘縣聘鎮用、縣鎮共管’的雙重管理模式,下派員由縣文化館聘用,列入事業編制,並接受縣文化館直接領導、指導和考核,平時接受工作所在鄉鎮文化站的日常管理”,葉露説,“而文化管理員則成為了鎮文化幹部在各村的‘眼睛’和‘臂膀’,能及時捕捉村民們的文化動態傳遞給文化站,組織好村裏的各類文化活動,協調好市、縣、鎮三級的文藝演出、文化活動的下沉服務。總的來説,‘兩員’的推廣、普及,為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營造了良好的人才環境,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