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人才培養

2018-06-04 14:46:21|來源:央視網|編輯:趙春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指明瞭方向。

  尊重科學知識和尊重科學人才,特別是創造尊重科學知識與科學人才的社會環境是發展科學技術的根本保證。人類幾千年來的歷史,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也一再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産力,而實現科技進步的核心在於對科學和科學人才的尊重。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人才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指出,要“推出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重大舉措,加強創新驅動系統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道,不斷釋放創新潛能,加速聚集創新要素,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這些年來,通過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但,科技領域確實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相比,我國科技在視野格局、創新能力、資源配置、體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對於這些問題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設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以此,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

  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在習總書記的講話中,他多次提到“創新”,例如“健全國家創新體系”、“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等,但同時明確指出“科技史都證明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強調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造活力”;“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要實現這一點,必須為創新人才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既包括適當的物質條件,同樣包括容忍“犯錯”和“質疑”的精神條件。唯有這樣才是真正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外部環境,才能實現真正的快速的科學進步和技術進步。

  始終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從歷史上看,但凡注重人才培養,注重科學進步的國家,無不獲得了技術與社會領域突飛猛進的進步。相反,反對科學,反對科學精神的國家無不長久沉陷於迷信與落後之中。過去中國的落後,很大程度上在於對科學和科學人才的忽視。現在的中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同樣源於對科學的重視和持續投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對科學研發進行了高強度持續投入。在2002至2016年間,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在世界排名中穩步快速提升,2002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投入國家,且與美國的差距快速縮小。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5年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高達4090億美元。對研發投入的持續高度重視是中國科技實力不斷快速進步的根本推動力。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習總書記在講話中還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隨著全球化不斷擴展加深,技術擴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這給全世界的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個人可以利用技術擴散所帶來的科技進步,另外一方面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更加廣泛和固化。儘管在當今時代,國與國之間已經摒棄了過去純粹的競爭關係,而更多地呈現出競爭與合作關係,但是能夠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國家無疑在這種競合關係中天然享有更多的優勢。所以,不斷實現技術升級換代,不斷提高本國在全球科技産業鏈條當中的位置,是一個國家掌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這就越發凸顯出培育合格的科技人才和科學氛圍的重要性!借用一句非常知名的電影臺詞:“帶來混亂的不是知識,而是無知。”所以,我們要在全社會培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創新發展,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者梁亞濱係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