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為何如此“圈粉”

2018-06-09 16:25:42|來源:人民網|編輯:趙春曉
上合組織為何如此“圈粉”(環球熱點)

  2017年8月15日,“魅力非遺——第二屆上海合作組織夏令營·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體驗”活動在貴州舉行。圖為外國手工藝人了解花草紙的製作過程。 黃曉海攝 (新華社發)

上合組織為何如此“圈粉”(環球熱點)

  2017年7月27日,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贛州港,“贛州港至哈薩克斯坦”中歐班列等待發車。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上合組織為何如此“圈粉”(環球熱點)

  2017年8月22日,來自中國的青少年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上合組織成員國青少年藝術展演上表演民樂合奏《國風》。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上合組織為何如此“圈粉”(環球熱點)

  2017年6月27日,代號為“天山-3號(2017)”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中吉邊防部門聯合反恐演習在中吉兩國邊境同時打響。 新華社記者 王 菲攝

  從黃浦江畔到黃海之濱,上合組織,歷經17載,風華正茂。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領導人和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應邀與會。繼2012年北京峰會之後,時隔6年,上合組織再次回到中國。這裡,見證了上合組織的誕生,並且持續為其注入能量、貢獻智慧。如今,在這裡召開擴容之後的首次峰會,上合組織也將從這裡再次啟航,開啟一段新的發展歷程。

  “成績單”可圈可點

  “17年來,上合組織在安全、經貿和人文等領域加強合作,成果斐然,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6月1日,在上合組織首屆媒體峰會上,上合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作出這樣的評價。

  從最初成員國合作以解決邊界和安全問題為主題,到如今合作領域拓寬到反恐、軍事、情報共享、能源、貿易和投資、人文交流等多個方面,上合組織在亞歐大地凝聚力量,發揮影響,光芒日益奪目。

  “目前,上合組織已經建立起安全、經濟、人文‘三大支柱’,展開務實合作。”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永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上合組織在安全領域踐行新安全觀,搭建安全平臺,為區域合作提供安全保障,從理念到機制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濟領域的合作也是可圈可點,成員國之間經濟互補、市場互補、結構互補、資源互補,為合作提供一個良好基礎;人文領域,媒體峰會、婦女論壇、人民論壇、政黨論壇、文化藝術節、青少年交流營……各類交流同樣如火如荼。

  近幾年,隨著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組織還成為戰略對接、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取得早期收穫;中國與上合組織中亞成員國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合作備忘錄;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啟動……

  “上合組織經濟合作以前多在雙邊範疇展開,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了區域互聯互通,深化了多邊經濟合作,促進從項目到發展戰略的全面對接,成果卓著。”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左鳳榮説。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研究中心秘書長鄧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除了各個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之外,近年來,上合組織的合作理念不斷充實豐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也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世界為目標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兩大支柱,也是為上合組織未來發展貢獻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得到上合組織成員國廣泛認可和支持,為上合組織注入新的活力,也使上合組織在弘揚‘上海精神’方面具有更為廣闊的前景。”鄧浩説。

  “朋友圈”令人心動

  從1996年的“上海五國”,到2001年的上合6國,再到2017年的上合8國,伴隨合作領域的不斷擴大,上合組織的“朋友圈”日益壯大。

  如今,除了8個成員國之外,上合組織還有阿富汗、白俄羅斯、伊朗和蒙古國4個觀察員國以及斯裡蘭卡、尼泊爾、土耳其、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6個對話夥伴。

  俄羅斯《獨立報》稱,雖然本屆青島峰會的議程並不包括上合未來的進一步擴容,但如拉希德·阿利莫夫所言,“接到的申請不少,近一年半以來尤其多”。

  “上合組織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鄧浩認為,最令各國“心動”的是上合組織倡導的新型合作理念,即“上海精神”。

  成立伊始,上合組織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摒棄冷戰思維,包容多元文化,讓世界看到,在全新的理念指引下,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發展水準、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可以共商共贏、共存共榮。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斯瓦蘭·辛格稱讚道:“‘上海精神’使得各國無論大小都能平等協商,上合組織章程也確保了所有決定都需要通過協商達成共識。”

  “‘上海精神’適應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需要,符合地區各國的發展現狀,代表了國際關係的發展方向,為成員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希望,也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鄧浩指出,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正是“上海精神”巨大感召力的生動例證。

  此外,上合組織在安全、經濟、人文等諸多領域的務實步伐和豐碩成果,也讓更多國家不僅希望分享安全紅利,也更期待搭乘發展快車。

  “上合組織尤為重視發展議題。這些年來,成員國周邊安全形勢複雜,而上合組織在各國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國都意識到,今後上合組織發揮的功能會更多,很多大型區域合作項目都將以這一組織為平臺。”李永全説。

  鄧浩也認為,上合組織在安全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為地區營造了良好、穩定的環境,也為各國國內的社會民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來,在周邊亂象叢生的險惡環境中,成員國能夠保持難得的平靜,這與上合組織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同時,這個組織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也讓更多國家看到了寶貴機遇,這對很多國家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國燈塔”引領航程

  幾天前,在俄中智庫高端論壇開幕式上,俄羅斯副外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這樣形容擴容之後的上合組織:“聯合了地球上44%的居民,超過20%的全球總産值”,“達到了真正的地區性規模,甚至可能是全球性規模”。

  毫無疑問,未來,上合組織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為不容忽視的角色,也將在全球發展中發揮更為舉足輕重的影響。

  俄羅斯《獨立報》稱,上合組織完全可以成為當代國際秩序的承重架構之一,其經濟潛力已經超過了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總和。

  鄧浩認為,17年的發展成果已經證明,上合組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為重要的平臺和機制之一。“上合組織在理念上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通,在具體的機制保障上又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上合組織完全可以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先取得成果的一個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作為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總是帶著清晰而深刻的“中國印記”。

  2017年6月,阿斯塔納峰會落幕,中國正式接棒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此後一年間,從安全到外交,從經貿到人文,從科技到農業,中國舉辦一系列重要機制性會議及大型多邊活動,達160多項,為上合組織機制增添強勁動力。

  對此,拉希德·阿利莫夫盛讚,中國為上合組織的發展帶來了多方位、實質性的變化。

  而若將回溯的目光拉得更遠,不難發現,一直以來,令國際社會稱道的“上合力量”與“上合智慧”,始終都有來自中國的支持與貢獻。尤其是近五年來,從比什凱克到杜尚別,從烏法到塔什幹,再到阿斯塔納,習近平主席就上合組織的發展提出的一系列“中國方案”,備受矚目。

  “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的角色像燈塔一樣。”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賽義德·喬杜裏認為,作為上合組織的奠基地,中國是組織發展的動力,也是問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中國在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打交道時,始終保持平等姿態,與各國協商解決務實合作中的各種問題。”李永全指出,這是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火車頭,中國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也成為國家間務實合作的新型理念。

  守正出新,行穩致遠。隨著青島峰會拉開序幕,上合組織的新篇章正式開啟。世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站在嶄新起點的上合組織,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嚴瑜)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