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探秘“化石修復師”:別人修文物 我們修化石

2018-07-06 14:52:04|來源:人民網|編輯:楊磊

要做一名合格的化石修復師,耐心、細心、專心“三心”缺一不可

  人民網合肥7月5日電(趙越 張俊 實習生劉亞男)戴上口罩、打開顯微鏡、拿起氣動筆,筆尖飛速轉動,發出輕微的“咝咝”聲……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修復室內,聚光燈下,47歲的黃髮忠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而從事化石修復,他一幹就是19年。

  “出土的化石一般都包裹在岩石中,看不到原來的形狀,因此需要先對岩石進行清理。”黃髮忠帶領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走近工作臺,面前展示的是一具從安徽省巢湖地區挖掘的“魚龍化石”。

  “我們在修復中還發現了最早的魚龍胎生化石,研究人員據此提出了魚龍類胎生生殖方式的陸地起源學説。在巢湖發現的魚龍類化石解釋了爬行動物為什麼下海、在什麼時候下海、在什麼地方最早下海、當時氣候環境如何、它們如何適應海洋生活等國際學術界關注的重要問題。”

  修復化石要有“三顆心”

  作為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化石修復師,黃髮忠每天都要與化石打交道。“以前在貴州老家自己做,後來修復的一套化石被選中在北京展出,我本人也有機會到北京大學進行專業的培訓,2014年機緣巧合來到安徽省地質博物館。”

  “古生物化石需要經過一系列的修復程式,才能從一塊石頭變成有意義、特別是對科研有價值的化石。”2014年,在對“柔腕短吻龍”進行二次修復的過程中,憑藉專業敏感和細心觀察,黃髮忠敏銳地發現,這種生物嘴部有疑似牙齒的特徵。“慢慢地,我就著重對魚龍化石的嘴部進行細緻地修復,最後部分牙齒被修復出來,這對研究魚龍的習性、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每天都在不斷修復,會覺得這份工作枯燥嗎?”面對記者的提問,黃髮忠笑著説:“説不枯燥是假的,修復一具化石,有時需要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會非常乏味,但是修復出來之後對科研的價值、展覽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成就感遠遠大於枯燥感。”

  在黃髮忠看來,做古生物化石修復需要“三顆心”:耐心、細心和專心。他解釋到,耐心就是要坐得住,長時間重復同樣的工作需要定力考驗;細心就要仔細認真地挖掘,古生物化石的紋路很細,要一點一點的去鑽研、發現;專心意味著專注,工作時要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年前,彭鑄是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的一名駕駛員,也因此有機會與地質學家接觸,一起到野外去挖掘化石。在此過程中,彭鑄對古生物化石産生了濃厚的興趣。2015年,博物館擴大規模招聘修復師,彭鑄報名成為了一名修復師,跟著兩位師傅學習化石修復。

  因為不是科班出身,彭鑄在學習中遇到了不少難題。由於接觸修復行業時年齡比較大,彭鑄經常把生活中的習慣帶到工作中,有時修復的一件化石表面上看得過去,但經過專家仔細審核仍達不到要求,存在很多瑕疵。“在近三年的學習中,經過不斷地鑽研,加上動手能力很強,又對修復化石有著非比尋常的興趣,彭鑄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能獨立進行修復。”修復室牽頭人齊飛説。

  據彭鑄的同事説,彭師傅平日裏話不多,經常看見他自己在修復桌旁埋頭工作,但只要提起化石修復,他就打開了話匣子,似乎有説不完的話。

  “我從骨子裏熱愛化石修復工作,每天來到修復室心情很愉悅,我把化石當作朋友,而修復時就像在跟它們交流,整個過程很享受。”彭鑄説,眼前的這具化石已經修復了一年多,每天除了下班回家就是在修復室裏工作,這在別人看來很無聊,他卻一直沉浸其中,充實又滿足。

  據了解,自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修復室成立以來,一共修復了大大小小百餘件化石,修復的化石為科研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修復室牽頭人齊飛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修復的化石除了用於科學研究,還有一些通過展覽的方式展示在公眾面前,另外,博物館也經常舉辦一些科普宣教活動,比如組織小學生走進修復室,讓更多的人了解古生物化石修復這個行當。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