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誠信大家談③】網絡平臺絕非失信者的“避風港”

2018-07-09 16:00:00|來源:長城網|編輯:趙春曉

  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網絡誠信宣傳日活動近期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今年宣傳日的主題是“強化誠信責任,杜絕虛假信息”。古人言“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誠信同樣不可或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信工作,世界互聯網大會連年在烏鎮舉辦,《網絡安全法》頒布實施,堅持重拳治理網絡亂象,我國的網信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在繁榮興盛的主流背後,還存在著一些不良現象,網絡平臺上的失信行為還時有發生。

  日前就有媒體報道,部分網站發佈虛假招聘詐騙案件達60起,涉案金額達6270萬元。此外,個別電商賣家以“返利”“送券”等幌子誘騙買家付款;“李鬼”網站以假亂真,假扮高校網站、支付平臺甚至政府網站;代刷業務明碼標價干擾網絡秩序,甚至成為不法分子的斂財工具。這些現象雖然不是主流,但是危害卻極大,要還網民清朗的網絡空間,就必須對這些網絡平臺上的亂象進行整治,全面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

  要整治網絡平臺失信亂象,首先需要平臺自身嚴把審查關。網絡平臺上之所以出現一些虛假信息、虛假宣傳、虛假商家,與網絡平臺審核把關不嚴有很大的關係。網絡平臺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理應承擔相應的審查準入職責,如果網絡平臺能夠建立多層審查機制,積極與政府管理部門加強聯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網絡信息的真實性,雖不敢説網絡失信行為會消失無蹤,但是人民群眾上當受騙的幾率一定會大大降低。

  要整治網絡平臺失信亂象,就必須對“作亂者”嚴懲不貸。一些人之所以選擇在網絡平臺發佈虛假信息,既是因為巨大利益的驅使,也是因為發佈信息的門檻低、不易被發現。平臺加強審查之後,因為有利益驅動,一些鬼迷心竅的人還是會鋌而走險。只有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置,對網絡平臺上的失信行為人人喊打,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勢必就能夠形成治理強勢,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要整治網絡平臺失信亂象,還需要廣大網民練就“火眼金睛”。網絡平臺秩序的營造,離不開廣大網民的參與。除了網絡平臺自身和監管部門的努力,廣大網民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網民首先需要提高警惕和辨別力,對於網絡平臺上的信息,要進行必須的篩選過濾,尤其是涉及到轉賬和個人信息的要慎之又慎。其次,對於明確知道有問題或懷疑有問題的信息或網絡平臺,網民一定要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打響一場治理網絡平臺亂象的人民戰爭。

  網絡平臺絕不是失信者的“避風港”,網絡平臺自身加強自律和審查,監管部門嚴格履職盡責,再加上廣大網民的參與,網絡平臺不愁由亂到治、由治到安。(高永維)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