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重啟談判有多大可能性?

2018-08-08 14:51: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賈雪靜

  8月6日是美國提出的重啟對伊朗制裁的期限,此舉再次攪動中東地區局勢。在7月22日美伊領導人相互語言威脅之後,7月30日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表示出與伊朗談判的意向。隨之,劍拔弩張的美伊雙方立場都有鬆動。長期以來,美國習慣於一屆政府制定的外交政策不僅不能約束下屆政府,甚至被推翻,以更好謀取自身利益,然而代價卻要他國來承擔。

  特朗普政府為何突然改變強硬的對伊立場?很可能是為了探知伊朗的底線而施展的談判技巧,正如朝核問題一樣,胡蘿蔔大棒交替使用,以期達到最佳效果。當然,伊朗的強硬也讓特朗普政府感到棘手,從捕獲美國無人機、逮捕美國海軍、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不止一次地讓美國吃到苦頭。雖然駐波斯灣美軍能輕鬆壓倒伊朗,但一旦爆發戰爭,其規模和後果就不是美國在伊拉克甚至敘利亞曾經面臨的局面那樣可控(即使對於敘利亞,特朗普政府的戰略也幾乎一敗塗地)。何況美國寄予厚望的中東盟友在敘利亞戰事上的表現都不得力,一旦美伊開戰,恐怕只能讓這些盟友首先得利。所以,美伊衝突不是軍事手段能夠簡單解決的,必將攪動地區甚至全球大國深度捲入,致使華盛頓再現朝核問題上的左搖右擺、患得患失。

  同樣,對於飽受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特別是在曠日持久的敘利亞戰爭中元氣大傷的伊朗來説,伊核協議猶如一根救命稻草,極大彌補了它在國際原油市場長期缺位的損失。此後,伊朗迎來了大筆外來投資,經濟增長迅速,就業率上升。然而,特朗普政府廢止伊核協議使伊朗剛剛復蘇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大批青年失去工作,心中的夢想迅速破滅。再加上美國刻意誘導伊朗人民對政府産生不滿情緒,伊朗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教權威和社會穩定危機。在此情況下,伊朗更需要適度緩和與美國的對立,啟動談判,減緩外部壓力。

  然而,伊朗能否轉變為美國的又一個“哥們”?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是美以關係影響。特朗普把禁止進口伊朗石油的最後日期定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前兩天即11月4日,充分揭示出伊核問題與美國內政之間的關係,特朗普政府想通過伊核問題綁架美國猶太人的支持,足見以色列對美國中東政策的牽制,模糊了美國與以色列究竟誰利用誰的界限。其次是美伊分歧明顯。伊朗要求美方首先返回伊核協議框架,而這等於直接推翻特朗普決定,難度可想而知;美國則提出了苛刻的“12條”要求伊朗全部接受,企圖用這一招將伊朗民眾的怒氣引到執政者身上。特朗普追隨者、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曾説“終結伊朗政權”,其實期待的是“阿拉伯之春”能在伊朗重現。第三是伊朗在中東所處的戰略地位。作為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極大、軍事上僅次於以色列的中東政教合一國家,伊朗的政策走向不僅深刻影響中東局勢,而且將威脅中東石油美元的地位,對美國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然,對特立獨行的特朗普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鋻於以上情況,美伊重啟伊核協議談判的難度是很大的,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説有什麼影響,那可能就是特朗普在國內和黨內受到更大的掣肘,多少會回歸到傳統穩健的中東政策軌道上,使各大利益集團在中東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平衡與實現。對於面臨美國趕盡殺絕壓力的伊朗而言,重啟談判雖然可能獲取一些轉機,但美國及其盟友將其視為心腹大患的定位不會改變。(李慶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