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一切都感覺好熟悉——汶川地震災區學生十年後重返全俄“海洋”兒童中心

2018-09-10 10:27: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中俄同學相聚在“海洋”兒童中心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俄羅斯記者 李潔):今年是四川汶川地震十週年。對於災後曾到俄羅斯進行短暫療養的中國孩子們來説,那段特殊的日子裏既有傷痛,也有歡樂與美好。與俄羅斯師生建立的深厚友情跨越十年歲月,歷久彌新。當孩子們再次踏上給予他們安慰與幫助的全俄“海洋”兒童中心時,“家”的感覺撲面而來。

  當地時間9月9日上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全俄“海洋”兒童中心,數十名俄羅斯孩子揮舞著中俄兩國國旗,以熱情洋溢的歡呼聲和民族舞蹈迎接遠道而來的40多位中國朋友。這是一群特殊的朋友,他們中有些人十年前在經歷地震創傷後來到這裡,與這裡的俄羅斯朋友、老師度過了難忘的21天,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歡迎儀式上,“海洋”兒童中心主任安德烈·巴濟列夫斯基的開場白簡短而暖心:“十年前的2008年,‘海洋’中心成為中國孩子們的第二個家。今天我要由衷地説:‘歡迎你們回家!你們到家了!’”

  巴濟列夫斯基説,人們不會忘記那段歷史以及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中俄年輕人在困難時期相互幫助,結成的友誼彌足珍貴,延續到今天,並將永遠延續下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俄羅斯政府先後邀請1500多名災區兒童赴俄療養,其中半數孩子來到全俄“海洋”兒童中心,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目前就讀于四川大學法律院研究生院的薛雪是2008年第一批來“海洋”中心的。重回故地,她非常開心,非常激動,感覺到久違的溫暖:“聽到講俄語的,就感覺好熟悉、很親切,有點家鄉話的感覺,雖然大部分聽不懂。”

  薛雪和同學們一起在俄方老師的帶領下,重新走過曾經生活了20多天的宿舍、教室、食堂等地方。同學們非常高興,邊看邊講述在這裡生活的點點滴滴。看著幾乎沒有變化的食堂,薛雪興奮地回憶起那段快樂的生活:“每天都有土豆泥、香腸和肉,還有水果,每次我們都吃不完,就揣在兜裏。還有那個勺子,特別大,讓我們喝紅色的湯,紅菜湯吧?記得當時小朋友坐一排,老師會看著我們吃飯,特別好玩。好開心啊!”

  代瑤也是第一批來“海洋”中心的同學,當年她12歲。今年她剛剛從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畢業,希望從事師範工作。這次重回“海洋”,感覺到熟悉的“家”的味道。回想起當年認真細緻的輔導員卡嘉,代瑤説她的職業選擇與這裡有關:“當時輔導員老師和我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每天陪我們玩,教我們知識,對我們觸動比較大。我覺得這也是讓我現在從事師範專業的一個原因。”

  當年來到這裡療養的中國孩子年齡在9到14歲之間,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和求知欲,一個人、一件事都可能塑造他們的人生。已經大學畢業、在四川從事記者職業的肖宇回憶當時的輔導員瑪莎老師時頗有感觸:“她(瑪莎)説自己是一名記者,作為一名志願者來到這裡,幫助我們。從此以後我就對記者和志願者産生了濃厚興趣。我現在也成為一名記者。他們對我的影響很深。”

  在“海洋”中心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輔導員老師對這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也是滿懷深情。十年後的重逢讓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哽咽的聲音傳達出彼此的思念與感恩。目前作為中文翻譯的索菲亞十年前是一名大一學生,初學漢語,作為輔導員和中國孩子們一起度過了21天。這次與孩子們再次相聚,索菲亞説,看到曾經的小女孩長成漂亮的大姑娘,而且生活得很好,她非常高興。提及過去的那段日子,索菲亞記憶猶新:“當時他們很難受,我們也感同身受,所以儘量幫助他們,待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他們,和他們一起玩遊戲。我們都非常喜歡對方,就像一家人一樣。”

  此次重逢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家”。兩種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們因為“愛”而相聚,建立了共同的“家”,相互協助度過艱難歲月。正如樂觀開朗的肖宇所説的,回到這裡就像回到了家:“感覺這十年來,‘海洋’就沒有遠離我們,一直在我心裏深深紮根,陪伴我成長。回到這裡就像回到了家。”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指出,是俄羅斯人民伸出友誼之手與中國小朋友共度難關,並結下深厚友誼。中國人民沒有忘記俄羅斯人民給予的這份情感:“十年以後,四川的同學們再次回來,表達他們的感謝和感恩之情。我們重聚在這裡,也是為延續中俄友好,年輕人身上充分體現了中俄友好的未來。”

重返故地的同學們回憶10年前的生活片段

“海洋”兒童中心懸挂的中國孩子來療養的照片

俄羅斯學生歡迎重返“海洋”的中國學生

40多名四川地震災區的中國學生來到“海洋”兒童中心

中國學生品嘗麵包和鹽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