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行進】嚴金昌一家三代與中國改革第一村的故事

2018-10-16 20:34: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嚴金昌老人在“金昌食府”農家樂中為來客講述四十年前的故事。 攝影:李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臺林珍、李晉):臨近晌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婉轉動人的鳳陽花鼓縈繞不絕,引得往來的遊客駐足。在“金昌食府”農家樂門前,嚴金昌老人笑呵呵地接待著客人。40年前,嚴金昌和小崗村村民秘密按下實行包産到戶的紅手印,開啟中國農村改革的帷幕。他和這個小鄉村的故事至今仍被傳頌。

  嚴金昌説:“40年前,我們沒的吃,沒的穿,住的房子是泥巴壘的墻,上面蓋的草,一下雨就漏。幹一天活,才掙一毛幾分錢,全年200斤糧,哪夠吃?老百姓都外出去討飯了。所以我們搞了大包乾,就為了吃飽肚子。”

  今年75歲的嚴金昌精神矍鑠,思維清晰。1978年的一個冬夜,包括老嚴在內的小崗村十八位農戶,被饑餓倒逼著變革,冒著風險在一張實行包産到戶的契約書上按下手印。由此,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産資料和生産任務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在中國農村全面推廣開展,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8億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到釋放,中國糧食産量年年提高。作為包産到戶帶頭人之一,老嚴見證了小崗村這40年的變化:“2017年,小崗村人均收入達1萬8千元。現在。村裏人吃不愁,穿不愁,家家住上了小洋樓。村集體收入達820萬元,小崗村民第一次參加村裏分紅。”

  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至今仍是中國農村實行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但老嚴説,他和家人現在並不種地:“我家土地全部流轉了。(我和四兒子家共)7畝地,800元一畝(約0.5公頃土地,一年得5600元流轉費)。我們主要搞産業,開飯店一年純收入十幾萬。還有(村裏企業)分紅,每人350元。”

  2017年,小崗村約1000公頃的耕地中,有六成以上流轉給種糧大戶或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此外,小崗村4209位村民作為股東,還從村裏的企業得到分紅。

  老嚴説,土地流轉後一些農戶有時間開農家樂飯店或到村裏的企業上班了。他的五個兒子當中,有四個在村裏開了飯店或超市。以老嚴名字命名的金昌食府是老嚴的四兒子開的。金昌食府的隔壁,是老嚴五兒子嚴德全夫婦開的飯店。嚴德全説:“那邊人多坐不下,我這邊有空桌能坐下時,會安排客人到我這邊吃。兄弟都這樣,互相照顧嘛。總的來説還可以。一年收入10萬元左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嚴德全夫婦和他們的小飯店。攝影:李晉

  1978年出生的嚴德全今年40歲,與小崗村實行的包産到戶和中國改革開放同齡。在嚴德全的記憶中,與父親和四個哥哥耕種土地能保證家裏每年有足夠的糧食吃,但一年辛苦到頭卻沒多少錢花。長大後嚴德全曾走出小崗村,到中國東部較發達的江蘇省張家港市打工。但最終他還是選擇回村子:“農村人進廠感覺不習慣,工廠管制多,幹了一段時間,我回來了。後來又到合肥學廚師手藝。開始我哥開飯店,我給他幹。人口流量還可以,我就自己幹了。自己開飯店當老闆,能多掙點錢,自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嚴德全哥哥在廚房忙碌 攝影:臺林珍

  隨著小崗村的發展,很多外出打工的小崗村村民像嚴家兄弟一樣,紛紛從外地回來,開起了農家樂,或到村裏的企業務工。近年來,小崗村相繼開了十幾家飯店。嚴德全夫婦的飯店是2013年開起來的,夫婦二人打理:“小孩在家唸書,我們不想出去打工了。掙錢也是為了下一輩,出去打工小孩就沒人管了。我們這一代文化水準不高,下一代不能像我們這樣,孩子起碼得考個大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金昌食府後廚。嚴家兄弟姐妹經常互相幫忙。攝影:臺林珍

  嚴德全的妻子楊興葉是位爽朗的農村婦女。從十公里外的村子嫁到小崗村,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周邊別的村的姑娘都想嫁過來呢,小崗村比周邊村子富裕一些,交通、綠化都好很多。比如別的村沒有通自來水,小崗村通了。我們村還有正規的公立學校,挺滿足的。”

  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小崗村正努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曾在安徽省會城市合肥上大學的老嚴的大孫子嚴連拴,三年前在父母的要求下放棄了他喜歡的城市生活,回到小崗村工作:“那時回來就想在村裏做點事。現在村裏年輕人都外出了,在村裏上班的都是年齡比較大的,自己回來想為村裏注入點新活力,辦點實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年輕的嚴連拴常常暢想屬於小崗村的美好未來。攝影:李晉

  出生於1991年的小嚴,回村後的工作並沒有他預期得那樣順利。苦惱中的小嚴曾和爺爺聊起這件事:“我回來,奔著去村委會做事。後來沒去成,那段時間工作感覺沒勁。跟爺爺聊天他跟我説,你現在在公司工作也是幫小崗村做事,有什麼不開心的?聊一聊,心結解開了。爺爺在家是主心骨,我們有什麼困惑會找他説。”

  在小崗村遊客服務中心工作的小嚴説,2017年村裏接待了上百萬遊客,2018年遊客更多。他工作的地方是遊客認識小崗的第一站,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挺重要。

  小嚴和村裏的年輕人有個微信群,他們經常一起探討小崗村的未來。在他心中,未來小崗村應該是這樣的:“綠樹成蔭,像國外一個小鎮,田地很整齊,大塊大塊的。(人們的)房屋建在一起居住。出行方便,在村裏不用出去就能買到想買的東西。(村裏是)一個大景點,包括了村民,每個人都有事情做。輕鬆生活,愉快賺錢。”

  如小崗村的村民們一樣,生活在中國數十萬個村莊裏的數億農民,正在時代的洪流中抒寫著新的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嚴連拴的小兒子依偎在爸爸肩頭。攝影:李晉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