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看“三區三州”如何啃下脫貧硬骨頭

2018-10-17 08:56:44|來源:光明網|編輯:楊磊

  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簡稱“三區三州”),是脫貧攻堅決勝的關鍵。光明日報今開專版,聚焦“三區三州”精準脫貧,攻克堅中之堅。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幫扶幹部助力拔窮根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彬

  10月12日,四川涼山州寧南縣海子鄉關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窩底日初剛剛從縣城返回村裏,村裏61歲的彝族老阿媽阿力木歪雜就過來找他。

  窩底日初以為老阿媽遇到了什麼難題,趕忙把她迎進屋裏,詢問發生了啥事,沒想到老阿媽説:“窩底隊長,彝族年嘛你們來我家過年,到時候殺豬,你要來幫忙哈!”連著叮囑了兩遍,這才放心地走了。

  窩底日初知道,幫忙是假,老鄉們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才是真。

四川省寧南縣海子鄉關坪村新貌 趙永攝/光明圖片

  2015年9月,身為寧南縣紀委副書記的窩底日初被選派為關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宣佈最新任命時,窩底日初毫不猶豫地欣然接受:“我們對口幫扶的村是一個彝族村,而我就是彝族,懂彝語,好溝通,幹這個隊長最合適。”

  經過兩個多月的走訪,窩底日初帶著幫扶工作隊走遍了全村所有人家,筆記本記了滿滿一本,幫扶方案也逐步完善。之後,通村水泥路、民俗文化活動壩子、村公所、文化墻、多功能房、一村一幼、衛生室等相繼建成,烤煙、林業、畜牧等産業逐步壯大,這個貧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關坪村年均種植烤煙超過2000畝;現有牛1000余頭、羊2000余只,正逐步形成“卓作火史”畜牧産品品牌;栽種核桃10400畝、青花椒20萬株以上。數十戶貧困戶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也把幫扶幹部當作了自己的親人。

  決戰貧困,不勝不休。今年6月,四川在省內各級各地已經派往涼山州的幫扶力量的基礎上,再選派3500余人深入涼山,開展為期三年的脫貧攻堅和綜合幫扶工作。相關市縣和行業系統隨即選派精兵強將分赴涼山各地,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向貧困發起了總攻。

  在石板灘村,他們借助原有的養蜂基礎,扶持帶頭大戶,通過“借蜂還蜂”的方式逐步輻射到全鄉貧困戶,短短一個多月,40群蜂發展到60群蜂;在千萬貫村,他們試種了8個不同品種的冬季牧草,牧草生長狀況良好,如今已有兩三尺高,村民看到效果,紛紛跑來要種子,種植面積已由3畝發展到90畝,將極大緩解牛羊過冬無飼料的難題;他們積極聯繫專家,開展臍橙種植、牛羊養殖等技術培訓20多次,還留下電話方便隨時遠程指導,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永遠不走的“土專家”……

  三個月過去,幫扶成效已經開始顯現,幫扶幹部也融入了當地群眾。他們説農家話、走農家路、吃農家飯,人人變得臉膛黑紅,爬坡越坎健步如飛。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物質精神雙脫貧

  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雯靜    

  “自從有了工作,村裏人看我的眼神都變了。”慈玉錄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折橋鎮慈王村的貧困戶,從小嬌生慣養,24歲沒有工作待在家裏,家庭開支全靠年邁的父母。經鎮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對他進行品德教育,慈玉錄振作精神,學車後找到了一份工作,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在臨夏州,越來越多像慈玉錄一樣的人轉變了觀念,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著貧困的現狀。

  臨夏州是六盤山片區乃至全國扶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2017年,臨夏州被確定為國家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之一。近年來,臨夏州舉全州之力打脫貧攻堅戰,積極探索有效的精準脫貧新路子,以村民知情大會、兩戶見面會、“三説三抓”“以德扶貧”等活動為主要載體和抓手,緊盯脫貧主體,激活群眾脫貧“原動力”。

  “要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在臨夏州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上,積石山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朱育昌結合自己在積石山縣白家溝村駐村幫扶工作,向貧困戶談政策談經驗,講述脫貧故事、展示脫貧路徑。脫貧攻堅巡迴宣講團是臨夏州“扶貧先扶智”的新舉措,脫貧典範、幫扶幹部深入田間地頭為貧困群眾講政策、講形勢,“送經驗、送技術”,解決貧困戶“視野狹隘、信心不足、動力不強,技能缺乏、致富無門”等突出問題,實現志智雙扶。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相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扶貧來説,道德和志氣是精準扶貧工作中最難幫扶的“角落”。為了讓鄉親們不僅口袋富起來,也要精神富起來,針對當地部分貧困戶“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安於現狀、甘於貧困,寧願苦熬、不願苦幹”的現象,臨夏州積極培育選出了一批自強致富、互幫互助的先進典型,開展“我們的脫貧故事”小型巡迴對談,講自己的“創業史”“致富經”,交流脫貧經驗,為身邊的未脫貧群眾“授業解惑”,調動群眾脫貧致富和參與建設扶貧項目的積極性,引導貧困戶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南龍鎮張王家村村民王來玉曾經是村裏出了名的“懶漢”。聽説村裏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不但免費,每天還能領100塊錢補助,就湊熱鬧報名電焊工培訓,沒想到這次培訓改變了他的生活。因為有了一技之長,王來玉找到了工作,蓋了新房子,也娶了媳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針對農村人口務工實際,臨夏州開設月嫂、保安、家政、電工電焊、牛肉拉麵等短期技能培訓班,開展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實現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解決貧困群眾因沒有一技之長而“不會脫貧”的問題,貧困戶們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就這樣被激活。

  “脫貧先立志,致富靠自己”“不等不靠不要,美好生活自己創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臨夏州積極尋找扶貧良方,將“精神扶貧”與“物質扶貧”放到同等位置,大力推進“精神扶貧”工作,幫群眾富口袋的同時,又幫群眾富腦袋,確保早日實現貧困對象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藏區:加速向全面小康邁進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宋喜群 任維東 萬瑪加    

  做強特色産業、深挖旅遊資源、加強智力扶貧……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藏區多措並舉、全力以赴,推動藏區把區域特色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經濟發展由“被動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脫貧攻堅不斷取得新進展。

  四省藏區是極具代表性的深度貧困地區,也是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記者近日走進四省藏區,深切感受到這裡正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廣大農牧民群眾正在加速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

  “今年我把縣上給的8箱蜂、19畝林地、扶貧搬遷的錢都入股了,簽完合同就出去打工,沒想到剛回到家就領到1000元,真是太高興了。”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朝勿村,村民徐小紅拿到分紅後,笑得合不攏嘴。

  “守著薄田度日、靠著天時吃飯”是朝勿村的真實寫照,根深蒂固的傳統耕作方式和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一直難以改變。2017年,朝勿村在全鄉率先註冊成立了集體經濟——卓尼縣納浪鄉朝勿村富民産業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資源變資産,把資金變股金,使農民變股民。截至目前,村集體收益18萬元,每戶首次分紅1000元,村集體年收入預計達30萬元。

  10月11日,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奔子欄鎮,首屆鍋莊文化藝術節在歡歌笑語中拉開帷幕。遠道而來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沙馬拉毅將一塊“中國藏族鍋莊舞文化之鄉”牌匾授予了奔子欄鎮。當地的藏族青年男女身著艷麗的藏族特色服裝,載歌載舞,讓現場嘉賓、觀眾領略到了奔子欄鍋莊舞的獨特魅力。

  德欽縣近年來深挖豐富的旅遊資源,做好佛山鄉溜筒江村、雲嶺鄉西當村、拖頂鄉大村、霞若鄉施壩村、霞若鄉粗卡通村5個行政村的鄉村旅遊扶貧規劃相關工作,同時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不斷升級完善旅遊線路和旅遊産品,積極融入互聯網經濟,努力為遊客提供低價、優質、高效、便捷的旅遊服務。2017年,德欽縣旅遊經濟運行良好,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59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1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海拔高,水資源良好,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好,多家農産品種植企業取得有機食品認證。該縣于2017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該項目以電子商務平臺為抓手,為邊遠農村的生態農牧産品進城提供暢通渠道。目前,理塘縣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基本完成,鄉鎮服務站、脫貧村村級服務點已實現全覆蓋。康定市民吳正容説:“以前買理塘農特産品,都得等他們來搞展銷,現在好了,網上下單就可以經常吃到新鮮的理塘蔬菜了。”

  扶貧先扶智,青海省始終把教育扶貧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青海省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説,青海全面落實西寧、海東兩市貧困家庭和藏區六州全部學生15年免費教育政策,每年約80萬名學生從中獲益;充分利用對口支援和東西協作機制,採取異地辦班方式向東部發達省市輸送農牧區學生9500余名;深入推進“控輟保學”工作,堅決杜絕因貧輟學現象發生,2.36萬名輟學生重返校園,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2%。

  西藏:“扶貧書記”帶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光明日報拉薩10月16日電(記者尕瑪多吉)“措姆家今年的辣椒收成不錯;加永尼瑪新蓋的兩個蔬菜大棚一年收入六七千元,日子越過越好;澤仁學會養雞技術,自己辦起了養雞場……”對於芒康縣索多西鄉誰家有些什麼事,鄉黨委書記段世昌摸得“門兒清”,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為“扶貧書記”。

  走在索多西鄉的田間地頭,段世昌幾乎是無人不識。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工作了20個年頭的段世昌説:“這片土地哺育了我,能讓當地村民富起來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今年45歲的段世昌是軍人出身的“理工男”,他19歲到西藏服役,25歲畢業于西藏大學農牧學院水電係後,便來到昌都市芒康縣任水利局技術員。

  2016年4月,段世昌被任命為芒康縣委常委兼任索多西鄉黨委書記,從此他扛起索多西鄉精準扶貧的大旗。然而,索多西鄉的情況並不樂觀:全鄉總人口786戶6011人,單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有373戶2248人,山高谷深,經濟條件差且自然災害頻發。

  “要深入到百姓當中,了解困難群眾的生産生活情況,知道群眾所需所求,真正了解致貧原因,才能團結群眾一起‘拔窮根’。”一番思考後,段世昌便開始了挨家挨戶的走訪工作。在走訪過程中,段世昌了解到,索多西鄉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缺乏企業支撐,且基礎設施滯後,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産生活。結合索多西鄉實際,依據調研情況,段世昌很快牽頭制訂《索多西鄉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及2016、2017年度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建立精準扶貧規劃執行制度,要求各級壓實責任,掛牌督戰。

  “發展産業,搞活村集體經濟,讓大家一起富起來。”段世昌的扶貧思路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同。“康巴香豬”“康巴香雞”養殖項目,70多畝蔬菜大棚種植項目、2000畝鹽井葡萄種植基地項目、規劃建設庫區生態養魚項目;保存和壯大核桃、石榴等田園經濟作物2000多畝,發展高效經濟林示範種植400畝;組建運輸車隊,引導200多人進行勞務輸出等等。安麥西村薩日西組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在這些産業的幫助下迅速脫貧。

  段世昌深知索多西鄉自身産業發展的不足,便把目光投向了東邊隔江相望的四川省巴塘縣蘇洼龍鄉,産生了“共同打造適宜雙方氣候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特色産業模式”的念頭。説幹就幹。共同打造辣椒特色産業,兩岸群眾共種植辣椒1500余畝,幫助群眾增收1000余萬元;共同打造黑山羊特色産業,兩岸共同養殖1萬多只,幫助群眾年增收300萬元。

  “2016年以前的索多西鄉,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耕地、外出務工以及經濟林收入,平均年收入才2萬多元。短短兩年,我們的平均年收入迅速翻了一番,這多虧了‘扶貧書記’段世昌啊。”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邊措樂呵呵地説。

  百姓的錢袋子鼓了,村集體有了收入,段世昌便開始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安居工程實現全鄉100%覆蓋,興修水利、新建和機改電站、實施農村通組公路項目建設、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忙得不亦樂乎……

  索多西鄉3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昔日的“貧困村”漸漸走上了致富路。段世昌也被評為2017感動西藏扶貧“十大人物”典型。“段書記是咱貧困戶真正的貼心人啊!”説起現在的索多西鄉,村民加永尼瑪告訴記者,現在全鄉飲水安全有了保障,再也不受沒電的困擾,通村公路、村組主幹道路建設讓村和村之間變得暢通無阻,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兩層樓的新房。

  南疆四地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貧困不可怕,只要我們走出家門,用我們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學技術、幹工作,就一定能早日脫貧致富!”日前,和田市扶貧“扶志扶智”志願者服務隊隊員、新世界服裝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阿依努爾在“勞動創造美好,脫貧致富光榮——和田地區文化扶貧主題宣講大會”吉亞鄉蘇亞蘭幹村會場上向貧困群眾傳授創業經驗,激勵貧困群眾。

  針對群眾思想認識上的模糊,和田市文化扶貧領導小組組織成立扶貧“扶志扶智”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服務隊包含60余名私營企業負責人、個體經商戶、律師等各行各業愛心人士,旨在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助力和田市脫貧攻堅。

  在和田市伊裏其鄉布拉克村,扶貧“扶志扶智”志願者服務隊現場與貧困戶簽訂了20余份就業合同。志願者服務隊員、新疆踏吉美藍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塔來提説:“我們向貧困戶提供了10個就業崗位。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向總部申請,爭取100個烏魯木齊、伊犁、克拉瑪依等北疆連鎖餐廳就業崗位,幫助貧困戶走出家門,外出就業,增長見識,脫貧致富。”

喀什老城區里正在賣馕的小夥子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喀什老城區庫木達爾瓦扎路是個手工藝作坊一條街。買買提·夏熱提和弟弟經營的手工銅器加工店是六代傳承的老字號。他説:“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這門手藝,已經23年了,店裏最熱銷的商品是一套定價1600元的紅銅水壺套裝,需要手工打造12天才能製作完成。旅遊旺季時,常常供不應求。有的遊客看到還在打造的水壺,乾脆掏出定金買下來,一天有時可以有5000到10000元的收入。”

  在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聯發紡織有限公司生産車間,22歲的熱孜亞·吐尼亞孜正在熟練地操作各類機器。在這之前,她在家務農,一家5口人靠5畝棉花地生活,是村裏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村委會安排她到紡織城的企業上班,由於學習勤奮,表現突出,她的工資每月都比上月高,她高興地説:“今年年底我家脫貧沒問題。”

  隨著阿克蘇地區紡織服裝産業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像熱孜亞·吐尼亞孜一樣的年輕人由此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由農民變身為現代産業工人。阿克蘇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努爾東·依不拉音説,阿克蘇地區共有紡織服裝企業330余家,産業工人4.8萬人。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轉移就業4.11萬人,其中向紡織服裝産業轉移就業2.08萬人,佔比50.6%;轉移今年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979人,其中向紡織服裝企業轉移2997人。

  被稱為“萬山之州”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區域。他們著力在轉變思想觀念、形成長效增收機制、夯實脫貧攻堅基礎上持續用力,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在易地搬遷等措施的“輸血”和“造血”中脫貧致富。

  讓偏遠山區貧困牧民儘快脫貧,搬出“窮窩”是最現實的選擇。克州結合各縣市的特點,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的原則,制定出臺優惠政策,組織實施“沿邊整村推進、鄉鎮統一規劃、進城集中定居”行動。“對住進縣城的牧民,草場仍然屬於他們,退牧還草的政策補貼也繼續給他們。”烏恰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楊金元説。去年,克州就有1868戶7928人像買買吐爾幹·阿買提庫力一樣,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峽谷的綠色蝶變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20多年前,怒江大峽谷被稱為挂滿“大字報田”的峽谷。“大字報田”是指怒江兩岸陡峭山坡上隨處可見的一片片莊稼地,與光禿禿的山嶺融在一起滿目瘡痍。

  6年前記者走進怒江大峽谷,見兩岸山坡“大字報田”少了,綠色多了,大峽谷多了些生機和靈氣。

  今年10月15日,記者再次走進怒江大峽谷,再也看不見山坡上的“大字報田”,甚至看不見一座光山禿嶺。從怒江邊看兩岸高山,只見青山疊翠,雲霧繚繞;到高山上看怒江,只見綠色絨毯覆蓋的山谷間,一條黃色的綢帶縱貫而過。

  在瀘水市魯掌鎮魯掌村怒江左岸公路上方的山坡上,原來是密密麻麻的苞谷地,坡度達35度以上。現在種上了一片片澳洲堅果苗,沿公路連片綿延3公里。“原來老百姓種苞谷收入低,還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今年州裏調整産業結構,這一帶的莊稼地退耕還林,種植了1701畝澳洲堅果,成活率100%,為當地76戶村民增加了收入。”魯掌鎮林業站站長祝慶華邊查看澳洲堅果樹苗邊介紹説。他算了一筆賬,這76戶村民(含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200元,由專業公司種植澳洲堅果,村民在公司打工每天80元,兩年後這些澳洲堅果樹全部交給農戶,4年後挂果,預計每畝收入3000多元。村民們都覺得很划算。多年來,經濟林果已成為魯掌鎮的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保障,30%的農戶核桃年收入達到20多萬元,去年林下草果全鎮年收入1334萬元。2016年全鎮新一輪退耕還林,又種植芒果1760多畝,花椒11789畝。

  從海拔900多米的怒江邊爬上海拔1600米的大興地鎮魯奎地村,多數低矮破舊的民房、高達49%的貧困發生率,使全村3000多群眾脫貧步履維艱。村總支書記曹澤明告訴記者,現在村裏決心靠綠色産業脫貧,除種植中藥材和魔芋,今年抓住退耕還林的機遇種植了花椒2000畝,採取公司種植兩年後交給農戶的模式。在拖基一組附近坡度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原來的成片苞谷地變成了50畝花椒樣板林。

  作為深度貧困地區的怒江州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1萬人,貧困發生率為38.5%,是全國平均水準的9倍以上。近幾年來,怒江州認真貫徹中央和雲南省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精神,建設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路子。啟動公益林補償試點獲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近3億元,4縣7.6萬戶31萬人直接受益;選聘了8559名生態護林員,每戶每年平均增收9300元;實施了“百萬畝林果基地”建設和“321156”等産業建設工程,2017年全州農民人均林業收入預計為2679元。許多鄉村發展綠色産業美了環境,富了百姓。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17日 10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