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谷雄一:熱血青年 以身許黨

2018-10-30 08:50:28|來源:河北日報|編輯:楊磊

  原標題:谷雄一:熱血青年 以身許黨

  

  谷雄一

  〔閱讀提示〕

  15歲,他在學校加入進步社團“社會科學研究社”,成為進步學潮的先鋒骨幹。

  21歲,他加入中國共産黨。

  24歲,他投身軍運,協助上級在華北各派系軍隊中建立起我黨軍運工作的基點。

  26歲,他組織和領導了著名的“平定兵變”,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和被敵人驚呼為“太行之井岡”的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在華北樹起第一面工農武裝割據的旗幟。

  谷雄一,一位犧牲時年僅26歲的優秀共産黨員。他以身許黨,用短暫而輝煌的一生詮釋了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對家國民族的深情。

  “獻身革命意盎然,英雄事業千古傳,叱吒風雲雷聲起,猶是翩翩一少年”。

  這是曾任共青團太原特委書記、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晉察冀日報主編的婁凝先悼念戰友谷雄一的一首詩。

  詩中的這位少年,1905年出生於保定市安國縣(今安國市)北各堡村一個普通農家。

  原本,他可以在舅舅的資助下,一步步完成學業、成家立業,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求學期間萌發的愛國思想,卻將這位熱血少年引上了光輝壯烈的革命道路。

  熱血青年 心向革命

  1919年,聲勢浩大的五四愛國運動席捲全國,進步思想從城市傳播到了農村。這一年,谷雄一14歲,考入高小。校長李兆熊在學生中宣傳五四愛國與進步思想,抨擊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給少年谷雄一深刻影響和極大震動。

  1921年,谷雄一考入保定育德中學。五四運動後,李大釗、鄧中夏等人在北方傳播馬克思主義,籌建中國共産黨,育德中學成為保定地區革命運動的中心。1920年,學校先後出現了“文學研究社”“社會科學研究社”等進步團體,鄧中夏還在校親自組織秘密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領導學生開展革命運動。

  入校不久,谷雄一便加入了“社會科學研究社”,通過這一進步社團,谷雄一閱讀了《共産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大量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以及《新青年》等進步刊物。

  他追求進步、嚮往革命的熱情得到了學校黨組織的重視。

  1924年秋,中共保定市委成立,張廷瑞為代理書記,以育德中學為中心進行革命活動。張廷瑞找到谷雄一談話,給予啟發和鼓勵,同他建立了革命友誼。谷雄一積極參加黨領導的學潮鬥爭,並迅速成為骨幹分子。

  1925年5月,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保定各界群情激憤。6月3日,中共保定市委在育德中學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在全市開展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聲援上海同胞的愛國壯舉。

  谷雄一和同學奉命到市郊的工廠去發動工人。他充滿激情慷慨陳詞,講到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種種野蠻行徑時,難以自製,泣不成聲,許多工人深受感動流下熱淚。6月8日,保定各學校一致罷課,六千多名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谷雄一率領工人加入鬥爭。

  從少年到青年,正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的谷雄一,目睹了人民的苦難、政治的腐敗、民族的危機,他立下志向,要做岳飛、文天祥一樣的民族英雄,馳騁疆場,以身報國。他在書桌上寫下座右銘:臥薪薪能刺吾心,嘗膽膽能壯吾志,有志竟成!

  而且,經過黨領導的愛國運動和革命鬥爭的鍛鍊,谷雄一逐漸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才能把一個支離破碎、任人宰割的舊中國,變成獨立自主、富庶強大的新中國。

  有一年暑假,他把刊有列寧照片的一本《新青年》雜誌帶回家,向表兄弟宣傳俄國十月革命,並説:“咱們中國要想富強,也得走這個道路。”在他的影響下,他的三個表兄弟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夏,即將從育德中學畢業的谷雄一,向黨組織提出了參加革命的要求。這時,昔日血氣方剛、追求進步的青年,已經開始逐步向堅定的革命者轉變。

  投身軍運 威武不屈

  1925年,為了建立革命軍隊,開展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鬥爭,李大釗指示各級黨組織選拔一批精幹人員到張家口馮玉祥部開展工作。

  谷雄一當時雖不是黨員,但其革命熱情和組織才能早已引起黨組織的重視。從育德中學畢業後,谷雄一沒有按照家庭的希望,找一份工作過安穩日子,而是選擇投身革命,到張家口西北陸軍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到國民聯軍任中校參謀。這時,他與在國民聯軍中開展軍運工作的共産黨員、同為河北人的張兆豐相識。1926年冬,經張兆豐介紹,谷雄一加入中國共産黨,在軍隊中從事黨的活動。

  大革命失敗後,谷雄一等共産黨人被迫離開國民聯軍。1928年夏,他按照組織指示,到河北省主席商震創辦的河北軍事政治學校工作,擔任步兵第三中隊上尉區隊長,很受商震器重。當時,學校第一期180多名學員大部分都受過大革命洗禮,部分從保定二師畢業的還參加過黨領導的學潮鬥爭,思想進步、政治熱情很高。

  谷雄一以保定學員為骨幹,積極開展工作,逐漸形成一個堅強的戰鬥組織。他還經常把自己的津貼拿出來資助貧困學員,很受大家尊敬。他堅決與學校裏的反動勢力進行鬥爭,並指出,最可怕的不是敵人的貌似強大,而是我們自己的懦弱。僅一年多時間,他就先後發展黨員20余名,並秘密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這些同志後來到各地工作,成為革命的種子,點燃了星星之火。

  因工作需要,1929年谷雄一離開河北軍事政治學校,在北平、天津、唐山一帶活動,負責中共北方局軍運工作,在華北各派系軍隊中開展共産主義軍運工作。他利用中原大戰等有利時機,積極協助中共北方局軍委書記張兆豐建立起黨軍運工作的基點。

  1930年2月底,谷雄一制定“唐山兵變”計劃,決定成功後建立北方紅軍第九路軍。但因不慎走漏消息,谷雄一和張兆豐、馬鎮北等領導人決定取消兵變計劃。谷雄一因身份暴露,只得化裝去天津開展工作。

  1930年5月,谷雄一在天津被捕,與彭真、李運昌等人一同關押在河北省第三監獄,後轉至天津“臨時自新院”。關押期間,他們深入討論革命形勢,認真研究革命理論,總結反思經驗教訓。經黨組織營救,包括谷雄一在內的30多人于同年9月全部出獄。

  谷雄一被捕期間,其家人曾設法營救,希望他“不要拿著腦袋去冒風險”。但他不為所動,並在一封家書中寫道:“我在反動派的監獄裏是一名政治犯,但這不是我的恥辱,而是革命者的光榮。金錢不能動吾心,權威不能動吾志,我早有堅定的革命信念,豈能如一葉輕舟、隨波逐流呢?”

  建軍建政 以身許黨

  1930年12月,谷雄一被派往山西工作,任省委(1931年改為特委)委員兼軍委書記。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之下,谷雄一機智沉著,巧妙週旋,奔波在國民黨駐山西各地的軍營中,使黨的軍運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經過一段時間後,谷雄一向特委建議,應利用軍閥混戰後人民負擔重、廣大士兵對待遇不滿的有利條件進一步開展鬥爭。經認真分析,特委決定在黨的基礎較好的國民黨軍高桂滋部發動兵變,在五台山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點燃華北革命的星星之火,支援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

  經請示中央同意,特委決定由谷雄一領導這次兵變。

  1931年7月3日,谷雄一到達山西省平定縣,第二天午夜,在他和赫光指揮下,戰鬥正式開始。第一團在消滅個別反動軍官抵抗後,提前舉行武裝起義,激戰半小時後佔領縣政府。隨後,起義部隊撤出城外,北上至盂縣清城一帶休整。這就是著名的“平定兵變”。

  7月5日,谷雄一代表山西特委宣佈:經黨中央批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正式成立,赫光任軍長,谷雄一任政治委員。鋻於平定周圍有重兵佈防,起義部隊7月18日向東北進入保定阜平縣境內。

  阜平本是物資豐盈之地,但由於軍閥混戰和地主豪紳掠奪,群眾生活十分艱苦。我黨從1926年就在這裡開展工作,積累了較好的群眾基礎。

  在阜平縣城外,谷雄一要求部隊進城後,要嚴明紀律,公買公賣,不許擾亂百姓,本著革命綱領,發動群眾,開展鬥爭。進城後,他領導部隊大張旗鼓宣傳革命,幫助群眾挑水砍柴、打掃衛生,並開倉放糧。一時間,廣大群眾歡天喜地,齊聲歡呼:我們的救星到了!

  群眾發動起來之後,谷雄一開始進行政權建設。7月26日,中共阜平縣委和紅二十四軍在阜平舊縣衙門前聯合召開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成立大會。

  谷雄一在大會上首先講話,號召群眾團結起來,自己當家做主。隨後,農會、小商人協會、除姦團等群眾性革命團體紛紛成立,黨的政策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群眾熱烈擁護,一時間阜平的革命形勢熱火朝天。

  阜平蘇維埃政權的誕生,第一次在華北樹起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旗幟,是黨建立革命武裝和人民政權的重要嘗試,開創我黨在華北建軍建政之先河,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敵人驚呼:紅二十四軍“事實雖小,情節甚大”,阜平蘇維埃政權是“太行之井岡”。

  天津《益世報》在社論中説:“太行山脈,蜿蜒千里,北可經蔚縣入宣化、大同,橫截北平、綏遠一線,折斷平綏要衢;南可出井陘,掠石邑,下臨則易縣、定縣可取,遠征則北平、薊縣可窺。沿山城邑,均係殷富之區,土匪兼可利用。假使有共軍千人,則不久即能滿萬,俟其羽翼養成,則包圍無所施,竄擾不及防,較之江西有過而無不及也。”該報特別提到谷雄一,説他“為人智略精詳,頗具組織才能”。

  革命武裝和人民政權的建立,使國民黨反動派深感恐懼和震驚,決心要“速派大軍相機剿滅”。

  當時,軍閥石友三反蔣失敗,他的部下沈克為向國民黨政府表功,決定設計詐降紅二十四軍。8月10日,誘捕了前去收編的谷雄一等18人。留在軍部的同志並不知他們被俘,8月11日,軍長赫光等人去受降時,再遭敵人突然襲擊,赫光等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紅二十四軍和阜平蘇維埃政府遭到敵人重大暗算,形勢極端困難,立即主動撤出縣城,向陜北蘇區轉移。

  就這樣,我國北方第一個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在成立17天后便夭折了。

  但就像巴黎公社運動一樣,它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為以後的革命鬥爭提供了寶貴經驗,喚醒了人民,教育了群眾,撒下了革命火種,照亮了廣大人民謀求解放的道路。

  谷雄一被捕第二天,即被押解到北平“陸海空行營軍法處”。在獄中,谷雄一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大義凜然,從容自若,談笑風生,連看守都稱讚他“有骨氣”。

  8月18日,谷雄一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北平西直門外的護城河邊,年僅26歲。臨刑前,他還不斷高呼“中國共産黨萬歲!”“中國工農紅軍萬歲!”

  谷雄一犧牲後,遺體下落不明。他以身許黨,用短暫而輝煌的一生,詮釋了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對家國民族的深情。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正因有無數像谷雄一一樣的年輕共産黨人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才有了革命事業的星火燎原,中華民族的生機無限。

  連結

  革命火種 播撒阜平

  阜平蘇維埃雖然僅僅存在了短短的17天,但它的意義不容忽視。

  它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背景下建立,在國民黨四麵包圍之下高舉紅旗,在敵人的心臟華北腹地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紅色風暴,教育了人民,喚起了鬥志,播撒了革命火種。

  今天的阜平,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這塊紅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上,當年不僅誕生了我黨在北方的第一個紅色政權,還建立了我黨第一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而且,正是阜平蘇維埃的建立,在阜平播下了革命火種,壯大了革命力量,為日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1931年8月紅二十四軍主要領導人谷雄一、赫光等犧牲後,部分同志突圍撤出阜平進入陜北。

  紅二十四軍自組建後,足跡遍及山西、河北、陜西等地,經過平定、盂縣、五台、平山、靈壽、阜平、靈邱、渾源、應縣、右玉、清水河、河曲、府谷、榆林等縣,軍隊一路宣傳革命思想,播撒了武裝鬥爭的革命火種,其影響之大、聲威之壯,一時震撼華北大地。

  紅軍撤走後,阜平地區又陷入了黑暗。但阜平人民並沒有屈服,他們偷偷掩埋了烈士的遺體,不斷秘密地張貼革命標語、散發革命傳單,繼續進行各式各樣的鬥爭。

  1932年7月,阜平地下黨組織還在城北趙家溝西坡的棗樹林裏召開會議,紀念蘇維埃成立一週年,不少群眾冒著風險到烈士墓前進行祭奠。

  正如馬克思在評價巴黎公社時指出的,“即使公社被搞垮了,鬥爭也只是延期而已”,“無論公社在巴黎的命運怎樣,它必將立於全世界”。

  阜平蘇維埃也是如此,僅僅6年後,抗日烽火又在阜平燃燒起來。

  1937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的佈告貼滿了街頭,阜平的黨組織領導人民建立了縣農會,組織了抗日義勇軍,晉察冀邊區政府在阜平宣告成立,阜平成為“敵後模範抗日根據地”。

  谷雄一領導的紅二十四軍和阜平蘇維埃未完成的革命事業,得以傳續。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