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人民立場 履行使命責任

2019-02-01 15:33:20|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徐雅平

  作者:趙明昊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以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為特徵,全媒體時代的來臨讓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一形勢下,主流媒體應當不斷深入貫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更好履行思想輿論引領的使命與責任。

  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是主流媒體的生命力。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在中國社會發展的每一次重要轉捩點上,主流媒體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把握時代脈搏、感知社會態勢、搭建溝通渠道,以正確的政治立場、理性的價值判斷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凝聚起社會最大共識,鼓舞國人接續奮鬥、共創未來。但顯而易見,我們的新聞輿論工作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僅僅是技術應用、平臺渠道層面的,更多還在於內容與思想上的競爭。居高臨下的空洞説教無法打動人心,模式化、老套的報道抓不住年輕讀者,照搬領導講話和政策文件的稿件讓老百姓敬而遠之……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沒有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

  “要不斷總結經驗,在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式方法上繼續探索,在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上繼續下功夫,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為媒體融合發展指出了正確前進方向。回顧歷史,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們的文字之所以極具感染力、號召力,正是因為他們牢牢把握住了“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最忠實的代言人”原則。從創辦《湘江評論》開始,毛澤東同志的文章無不來自於調查研究、深入群眾,最終形成了新鮮活潑、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人民日報近年來不斷探索運用媒體融合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渠道充分報道人民群眾的意見、願望、要求和呼聲,創作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閱其文,乃知其人。”這種文風上的改變,一方面展現了我們的新聞輿論工作正在嚴格按照黨的精神前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時代社風、民風、政風的改善。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增強“四力”是基本功。只有經過實踐檢驗、解決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才能內化成為個人經驗和信念;只有深入基層一線、真心對待人民群眾,人民立場才能夠深深根植心中沃土、沉澱出帶有現實溫度的作品。“四力”是具體的要求,加強“腳力”意味著要俯下身子廣泛了解社情民意,“眼力”要求洞幽燭微、明辨是非,“腦力”的核心在於把握導向、守正創新,而最終匯聚成“筆力”,將黨的主張和人民的聲音説出來、傳開去,把信息轉化為影響現實的力量。事實上,翻閱近年來具有強大感染力和影響力的優秀新聞作品,無不散發著“四力”的氣息,致力於守正創新。黃大年、王繼才的報道感人肺腑,根本在於抓住了人心向善、何為崇高的社會共同價值取向;“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等網絡爆款作品,則成功於感知時代風雲,準確把握歷史意識、人民意識。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這一要求的過程中,廣大新聞工作者付出了努力,還要繼續努力下去。

  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奮進的時代,華夏大地奔騰潮涌,每時每刻都有故事發生。主流媒體要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