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世園會植物館探秘!一起來看植物不可思議的智慧

2019-04-30 20:35:19|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記者趙琬微 魏夢佳 邰思聰)北京世園會植物館內,鬱鬱蔥蔥的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從恐龍時期的蕨類植物,到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蘭花、椰子,再到罕見的海椰子、見血封喉,來自世界各地的2萬多株、1000多種植物競相展示著自己的生存智慧。

  作為北京世園會四大核心主場館之一,植物館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供遊人觀賞。這裡共設有5大展區12個景點,佔地約3000平方米,通過紅樹林、熱帶雨林、蕨類、棕櫚、多漿植物、食蟲植物、苔蘚等各類植物向遊客營造出一個奇妙的“植物王國”。

  

  遊客暢遊“植物世界”。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 攝

  “這個展覽的主題是‘不可思議的智慧’,介紹了不同植物的生存秘籍。”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溫室工程師汪遠説,館內1000多種植物,其中一半來自中國本土,四分之一來自美洲,其他源自非洲、澳洲等地,都是典型的熱帶植物。

  其中,高19米的青果榕樹最為高大,被親切地稱為“大板根爺爺”,是植物館的“鎮館之寶”。它來自雲南西雙版納,展示出了熱帶植物如何長高的秘密。由於熱帶土壤疏鬆,根莖向側方生長,像板子一樣支撐在植物四週,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汪遠説,為了保證這棵樹成活,樹根上的“土球”有25噸重,為了讓它順利入駐植物館,動用了100噸的吊車,壓爆了3個輪胎。

  此外,紅海欖、海椰子、高山榕、彌勒樹等植物也受到青睞,引得遊客紛紛拍照留念。作為紅樹林最典型的代表,紅海欖有著如三腳架一樣的支柱根,在海岸邊穩穩扎住身體,抵禦著狂風暴雨侵襲。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生存,它更是進化出了神奇的“胎生”本領——種子在樹上直接萌發生長,形狀如鉛筆一樣的幼苗成熟後從母體上落下,剛好插在泥裏迅速生根長葉,搶佔先機。

  

  地涌金蓮與榕樹景觀。新華社記者 陽娜 攝

  為了讓紅海欖更好地生長,工作人員將南方海水和一些貝類引入植物館,用於打造適合其生長的環境。

  “大肚子”的彌勒樹是植物界中的“駱駝”。汪遠説,彌勒樹生長在南美比較乾旱的地方,它體內就儲存有很多水分,像“海綿”一樣,靠儲存的水分度過旱季。

  在植物館深處,還隱藏著具有“殺傷力”的有毒植物。一種名為“見血封喉”的植物為了避免被動物傷害,在演化中練出了含有毒素的身體。一人多高的粉花木曼陀羅,開著喇叭狀的大花,娉婷的姿態十分誘人,卻是全株有毒。

  如果説植物在逆境中求生的本領令人敬佩,那麼它們傳播種子的智慧則讓人驚訝。在植物園內,海椰子因其獨特的“女性盆骨”造型,受到遊客歡迎。它的果實重達25公斤,可以像椰子一樣順水漂流。據説,海椰子只有不足一萬株個體,生長十分緩慢,因此也是最珍貴的果實。

  在以“恐龍化石”為布景的“億年足跡區”,篦齒蘇鐵、桫欏等植物生機勃勃。汪遠説,“它們是食草類恐龍的主食,從這裡可以窺探恐龍時代的植被風貌。”其中,樹狀的桫欏是罕見的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的美譽,極其珍貴,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遊客在植物館遊覽。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 攝

  植物館的二層是最熱的區域,這裡生長著各種奇怪的仙人掌和可愛的多肉植物。為了讓遠道而來的植物們在北京“宜居”,溫室內晝夜保持15至30攝氏度。據説,植物們在北京生長的幾個月,有的長高了不少,有的還開了花。

  據了解,為了讓這些植物更好地生長,植物館30多人的養護團隊每天需要根據不同植物對濕度和溫度的需求進行全方位養護,修剪、打掃、防治病蟲害,工作繁重。“每天看著它們成長,我們也很快樂,看他們生病我們也很著急。每天照顧它們,我們也很愉快。”汪遠説。(完)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