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專家:中德並購步入深水區 正在走向專業化理性化

2019-05-21 15:49: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武詩韻):近年來,中德兩國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德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對象國,中德並購也隨之步入深水區。2018年中國對德並購數量為34起,雖然只有2016年的一半,但交易水準持續提高。近日,本台記者就中德並購相關問題採訪了德國FALK(富高)審計稅務事務所中國部負責人兼上海子公司總經理姚元凱先生。他認為,中國投資者對德並購的熱情並沒有消退,而是逐步走向專業化、理性化。

  隨著近年來來自大國的並購增多,德國開始擔憂自身科技對經濟的支撐力。繼2016年德國政府開始對跨境在德並購交易進行程式性先期審查後,去年年底,德國內閣又通過了新的《對外經濟法實施條例(AWV)》修正草案,以加強對來自歐盟以外的投資者並購德國企業的審查。姚元凱説,在國際環境中,美國對德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同時,德國也希望通過歐盟放大其自身影響。德方擔心如果將重要的技術出售給歐盟以外的國家,可能會削弱其在歐盟中的話語權。他認為,這種擔心並非僅僅來源於東西方意識形態或文化方面的差異,更多的是國家體量不同所導致的差異(如對美國和前蘇聯的忌憚)。面對中國這樣體量10倍于自己且具有完整的産業鏈和市場的國家,德國要確保的是自己的國際産業地位不被削弱。但到目前為止,德國並未對外資並購出臺系統性干預政策,更多的是預備性和防禦性的。一方面,基於歷史原因,德國的基本法(即憲法)非常不鼓勵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生活,現在的審查也是有政治成本的;另一方面,德國黨派間步調不統一,相互牽制也增加了立法難度。   

  姚元凱認為,德國目前的審批舉措更多的還是希望對未來進行規劃,在初期必然是相對嚴苛的,特別是在收集數據方面。德國需要看懂各方的戰略意圖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這種審核主要是針對涉及國家安全的科技領域,並購流程會因此放慢。但對收購方來説,如果並購真的具有重大意義,那麼多花4到6個月的時間並不會對並購本身造成實質性影響。 

  談到並購本身,姚元凱認為,德方更希望並購能給雙方帶來更長久的合作,而現階段一些中國企業把並購當成了慶典,這是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他分析説,第一,中國企業常常對德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預期過高。試想一下,一個德國鄉村企業,雖然生産技術精良,但未必有豐富的國際交往經驗,很多時候,他們的國際化是通過給跨國公司在德國的子公司供貨實現的。並購雙方的交往和了解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單純上升到“德國人”和“中國人”的層面去判斷有時候會造成誤導。第二,在並購談判中,中國企業認為出資方天然掌握話語權,而德國企業則認為,既然中國企業願意拿錢換技術,説明技術比錢重要,他會儘量把這一有利條件發揮到極致,談判中態度堅決。中國企業往往對此認識不足。第三,中國企業太過關心價格,但並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交易體系,包含技術投入、市場、工會、管理融合等等各方面因素。如果只以價格為最高指導,其結果可能是失去各方的尊重和信任,投後融合就更是未知數了。  

  姚元凱指出,並購的收益與風險是並存的。有時大型企業可以1歐元完成並購,那是因為附帶幾千萬歐元的債務和再投入的義務。中國股市有時候可以幫助上市公司轉嫁並購成本,但如果銷售市場反應不夠積極,風險就可能會通過杠桿重新放大反擊在母公司的股價上,甚至讓資金鏈斷裂。這一影響會波及德方,比如斷供或破産。德國政府和市場不可能不防備到這一點。 

  姚元凱建議,作為並購中的買方,中方企業應有積小勝為大勝的心態,一切應該從調查和準備開始。首先,企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戰略上要想清楚跨國並購的難度和基本週期。正確的週期是從産生意圖到投資退出或完全融合後塵埃落定,不是從啟動談判到交割。其次,人才儲備和調研需要並行。企業應加強各部門對留德畢業生的儲備,儘量多接觸了解德國人和德國文化,並請德國高管到中國公司來參觀。觀察期越長,準備就可以越充分。第三,要明白“成功”的標準。他舉例説,一家中國企業曾對十多家德國企業做過盡職調查,發現這些德國企業面臨的問題他沒有辦法解決,最終選擇了放棄並購。儘管盡職調查花去了這家企業近百萬歐元,但卻換得很多珍貴的資料和經驗,這也是一種成功。

  姚元凱最後表示,目前中德並購已漸入深水區,下潛過程可能會持續10年或更久。只有更加理性化、專業化的合作,才能積小勝成大勝。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