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人權專家:減貧脫貧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最顯著的標誌

2019-06-26 10:13: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易歆):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1次會議舉行期間,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邊會6月25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舉行。中國人權專家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減貧脫貧。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國人權研究會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1次會議的機會,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邊會,請中國人權領域的專家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70年來,中國實現了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可以説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而中國的減貧成就也已成為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最顯著的標誌。在邊會上,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講師尚海明著重從教育減貧的角度,對70年來中國社會在教育減貧領域的經驗做了分享。他説:“中國在幾十年來的減貧工作當中,採取了非常多的減貧舉措,而這其中,教育扶貧是阻斷代際貧困的根本性手段,中國在教育扶貧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有益經驗。”

  尚海明介紹,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國相繼開展了以“掃盲”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主的基礎教育扶貧策略,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受教育權,取得了非常好的減貧效果。中國的文盲率從新中國建立時的80%以上降到了4.08%,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99.91%。

  在職業教育領域,中國通過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與幫扶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方式,提高貧困人口脫貧能力。而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國保障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平等,提高貧困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機會。西班牙《國家報》曾稱讚中國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不論家境、不論出身,只要刻苦學習,通過高考皆可成功。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羅布重點介紹了中國西藏的扶貧發展。羅布介紹説,近幾年來,西藏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西藏有的地方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有的將基礎設施建設與産業發展同步推進,通過産業發展實現貧困群眾就業;同時,各地利用援藏扶貧資金、社會扶貧資金、扶貧産業資金實施扶貧項目,實現貧困地區持續穩定脫貧。“截至2019年6月,西藏貧困人口已從59萬人減少到15萬人;貧困縣數量從74個減少到19個;貧困發生率從25.2%下降到5.6%。今年,西藏提出要在年內爭取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剩餘的15萬貧困人口脫貧。”

  羅布特別指出,西藏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實現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兩促進”。西藏生態保護區面積不斷擴大,已建立47個各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約佔全區國土面積的35%;同時,從2016年開始,西藏採取生態補償脫貧的措施,統籌草原監理、保護區管護、生態林管護等8大類崗位70萬個,投向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林霞女士説,中國的反貧困成就是建立在對貧困治理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七十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的扶貧之路,“在人權理論理念上,中國首先提出‘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人權’的人權觀點,豐富發展了國際人權理論體系,是對世界人權觀的重大貢獻。中國遵循這一理念推進囯家減貧脫貧實踐,推進國家人權建設,並取得巨大成就。”

  來自瑞士、新加坡、委內瑞拉、緬甸等國的外交官及一些國際組織的官員40余人參加了此次邊會。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