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健前行】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2019-09-19 11:56:58|來源:求是|編輯:杜軍帥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歷了不平凡的偉大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向著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穩健前行。為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帶來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優勢,中央網信辦與求是雜誌社聯合組織策劃“中國穩健前行”系列理論文章,邀請思想理論界專家學者進行深入闡述,今日在求是網推出第27篇,敬請關注。

  內容摘要: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道路,在不斷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和長期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的飛躍性發展。開放不僅可以改變資源投入規模,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升級,還能夠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制度供給的有效變遷。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在對外開放的堅定步伐中,中國共産黨也將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中提升執政能力,持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障。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在不斷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和長期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的飛躍性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經濟,步入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心,成為維護多邊經貿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的重要法寶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縱觀五千年中華民族發展史,開放的時代,則是繁盛的時代、快速發展的時代;封閉的時期,則是落後的時期、發展遲緩的時期。漢唐盛世,與外部的聯繫密切,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人員的交流活躍,貨物貿易興盛。清末時期走入閉關鎖國的死衚同,社會經濟相對停滯,與世界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潮流背道而馳,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泱泱大國成為列強瓜分的魚肉。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獨立自主地搞建設、謀發展,取得了不容否定的巨大成就,但受困于內外環境,生産力發展的潛能沒能得到充分釋放。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改革開放後,我們實現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變,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以開放促發展的道路,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實現了經濟長期的高速增長,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華民族再次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開放之所以能發揮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在於開放不僅改變了改革開放前資源投入的規模,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升級,而且還能夠促進制度供給的有效變遷。開放帶來的制度供給需求,必然會倒逼改革,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在對外開放中,要發展對外貿易,就必須尊重國際慣例,遵循國際經濟貿易規則。要適應國際經貿慣例和規則,就必須改革國內的經濟管理體制,建立與國際相銜接的市場經濟制度。對外開放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對外開放促進改革,而改革就是為了建立適宜開放的制度,這種有效的制度供給的變遷正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中國特色開放道路是我國的巨大優勢

  40多年的對外開放,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

  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開放之路。堅持對外開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産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是獨立自主的開放之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穩步有序、漸進可控的方式推進對外開放。

  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是統籌內外的開放之路。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既立足國內,充分運用我國資源、市場、制度等優勢,又重視內外聯動,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中國特色的開放道路是互利共贏的開放之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讓世界各國實現聯動增長,走向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共同發展進步貢獻力量。

  我國對外開放的中國特色,體現在對外開放實踐的全過程中。我國通過局部地區試點開放,總結經驗,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再擴大開放區域,進而形成地理空間上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我國設立多種形式的特殊經濟區,分別實行著不同的特殊開放政策。這些地區大膽探索開放道路,構建符合國際慣例的規則體系,完善法治環境,提高行政效率,率先打造更好營商環境,實行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也成為開展對外貿易、承接全球産業轉移和吸收外資、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前沿,成為國內外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的聚集區,發展為區域經濟中心和經濟發展極,對全國其他地區産生顯著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通過局部率先開放,再擴大開放空間,不斷提高開放程度和開放水準。這種漸進開放過程,能避免一步到位的全面開放可能導致的嚴重衝擊,使人民在開放中得到實惠,逐步增強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在漸進開放的過程中,國內企業逐步提高與跨國公司合作的能力,還能形成地區之間的開放競爭,在地區開放競爭中建立開放型經濟體制,形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社會氛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

  在開放中培育競爭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靠資源稟賦和勞動力要素的比較優勢,發展加工貿易,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大膽吸收外商投資,擴大出口,逐步成長為世界製造中心和國際經濟貿易大國。對外貿易額從1978年僅區區206億美元擴張到2018年超過4.62萬億美元,增長220多倍, 成長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

  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同時,致力於培育競爭優勢。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加大國家對新技術基礎研究的投入,不斷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新技術應用,跟蹤國際標準,促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在開放過程中,加強與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全球的技術、資本、市場、人才、信息、行銷渠道、先進管理經驗等優質資源,在全球設置採購中心、製造組裝中心、研究設計中心、行銷中心、服務中心和管理中心,通過價值鏈若干環節外包或企業並購,形成産業鏈各環節的競爭優勢,打造我國企業主導的全球價值鏈,避免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低端鎖定,提升我國企業和産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廣泛利用全球資源

  對外開放40多年來,我國積極吸收外商投資、鼓勵企業對外投資,已經成長為吸收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大國。為吸引外商投資,中國從出臺優惠政策到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從優惠政策引資到制度環境引資,擴大市場準入範圍,放寬外商投資限制,對外資企業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以平等的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對待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建立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我國市場成為對外資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

  1979—2018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外商投資不斷擴大,不僅彌補了中國的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的“雙缺口”,而且大幅度提升閒置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的利用效率,産生了技術、知識的溢出效應,倒逼國內的改革,推動著經濟成長和人民福利水準提高。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擴大海外投資,完善海外投資政策、法規,改善海外投資管理和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廣泛利用全球資源,實現了國內外的資本、技術、管理、信息、人才、行銷網絡和供應鏈、價值鏈優化配置,帶動技術和勞務輸出。截至2018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98萬億美元,是2002年末存量的66.3倍,在全球分國家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由第25位升至第3位。

  在“走出去”擴大海外投資的過程中,注重防範海外投資風險,注重與國內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海外投資增長與國內經濟穩定、實體經濟健康相結合。

  以開放的持續創新把握經濟全球化主動權

  對外開放40年來,中國在大膽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和經驗中,不斷創新開放的政策措施和方略。 1980年設置經濟特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試驗田;1984年又設置沿海開放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1987年實行沿海經濟發展戰略,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1988年設立海南省經濟特區;1990年設立浦東開發開放新區;1992年又推出沿江開放戰略和沿邊開放戰略;1994年設立天津濱海新區。2013年以來,分批設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海南全省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並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今年黨中央決定把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上海臨港新片區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無不蘊含著中國智慧,體現出創新開放的理念。創新開放構成了40年多來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經驗。

  只有不斷創新開放的形式、內容、體制,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新高地,對標國際高水準開放,才能把握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獲得更大收益,更好實現開放發展、創新發展。

  大變局下的對外開放大有作為

  在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個別國家走向單邊主義,挑起貿易爭端,衝擊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體系,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但是,我國有足夠的底氣應對挑戰,對外開放大有作為。

  第一,我國擁有覆蓋聯合國産業分類中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全部工業門類,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産業配套完整,與世界各國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經濟韌性強,能夠應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帶來的挑戰。

  第二,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消費市場,隨著人均收入水準提高,消費市場規模還在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也在升級,內需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上升,已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推動力,即便美國發動貿易戰對出口造成一定衝擊,國內市場的迴旋餘地也會很大,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效應日益顯現。

  第三,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高舉擴大開放的大旗,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經濟全球化是國際生産力發展的産物,各國對開放的世界經濟充滿期待。我國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堅定維護多邊經濟體制和經濟全球化,倡導以規則為基礎、以發展為導向的新型經濟全球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得道多助,贏得並將更多贏得世界的廣泛支持。

  第四,我國主動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出臺新的開放舉措。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非合作,加強中歐、中日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提升中國-東盟等自貿區水準,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進一步降低關稅總水準,減少非關稅措施,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主動擴大進口,促進進出口平衡;改進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擴大外商投資市場準入,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善外資營商環境,公平對待境外企業和産品;踐行競爭中立原則,規範補貼措施,維護多邊經貿體制,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我國在擴大開放中,廣泛結交朋友圈,讓認同建立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致力於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分享我國開放發展的機遇,使奉行單邊主義、貿易投資保護主義者形單影孤。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是根據中國改革發展客觀需要作出的自主選擇,有利於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在對外開放的堅定步伐中,中國共産黨也將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中提升執政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 桑百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