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浙江德清智慧“治水經”:用美麗河湖“擦亮”秀美水鄉

2019-09-29 15:31:55|來源:中新網|編輯:程亞惠

  碧綠的銅錢草、岸邊的美人蕉、水中“綻放”的噴泉……走進浙江德清下渚湖的漁業養殖尾水治理點,眼前的水清景秀讓人誤以為步入了生態公園。

  位於長三角腹地的“魚米之鄉”德清因水而興,境內河網交錯,四通八達,大小河道1211條,總長1706公里,水域面積79.9平方公里;卻也曾因水而惱,由於缺乏生態保護意識,十多年前,德清的河道裏漂浮物縱橫,臭氣熏天。

  2013年,浙江省大力推進“五水共治”,德清當仁不讓。養殖尾水治理、河長制、河湖健康體檢,加之智慧護水準臺等“互聯網+治水”形式的出現,讓德清逐步實現河湖精細化管理,舊貌換新顏的江南水鄉再次翩翩入畫來。

  養殖尾水治理讓顏值與産值並進

  德清境內的下渚湖街道,漁業資源豐富,是中國青蝦之鄉。當地青蝦養殖面積1.42萬畝,年産值1.36億元。

  “源頭活水”讓下渚湖所産的“水精靈”青蝦享譽內外,但養殖尾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了周邊水域富營養化污染,藍藻綠藻氾濫成災。2017年開始,德清開展全域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倒逼漁業轉型升級,下渚湖也開始探索水産養殖節能減排模式。

  早上6點左右,下渚湖街道和睦村壩鬥港漁業養殖尾水治理點的日常管理人員已經忙活開了。生物凈化池內,一艘藍色塑膠船來回穿梭,不一會兒過於茂密的銅錢草和水面的浮萍就被修剪清理乾淨了。

  “這是我們‘四池二壩式’異位尾水處理系統中的一環。”站在凈化池邊,德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楊亮傑説,附近的青蝦養殖戶會將尾水排入污水池,通過提升泵污水被抽入沉澱池,再經過過濾吸附壩、曝氣池、生物凈化池、人工濕地等層層處理,最終排出的水已達到III類水標準。

  水質改善對養殖戶來説可謂“一舉多得”。“三四年前水質污染嚴重時,池裏藻類很多,我的蝦一畝能死五六斤。”青蝦養殖大戶胡如峰告訴記者,如今治理後的尾水或排入外部河道,或為養殖戶們循環利用,不僅降低了養蝦成本,每季畝産還能增收5至10斤。

  據悉,下渚湖街道目前已建成養殖尾水治理場點42個,全面覆蓋1.6萬畝養殖面積。治理點還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遠程監控、水質顯示,不斷提升水環境。

  “河長制”+生態綠幣激活“全民治水”

  在德清,無論是密集的河網水系,還是散佈的小微水體,都有人“認領”並悉心守護著,這份清澈正是得益於當地自2013年起率先推廣的“河長制”。

  壩鬥港尾水治理點裏,有一處曲徑通幽的白房子,遠遠就能望見“河長工作站”的紅色牌子。

  工作站內,記者見到了村級“河長”駱苗娟。“一人負責一條河已經成了常態,我現在每天都巡河。”這位湖州市人大代表打開手機上的“德清公眾護水準臺”,向記者展示“最時髦”的巡河步驟:登陸平臺後,系統會顯示附近是否有河道,隨後就是拼手速“搶單”巡河;巡河時發現問題只要拍照上傳,很快就會有街道保潔員前去處理。

  “現在的河長早就不局限于‘行政河長’了,人人都能當河長。”“企業家河長”“鄉賢河長”“巾幗河長”“養殖戶河長”……數百名“民間河長”令駱苗娟如數家珍,“大家都在發揮各自優勢,帶動更多人參與治水。”

  為了讓“河長”治水形成良性循環,德清還探索出了一套“生態綠幣”激勵模式。“‘河長’參與治水活動,可以領取生態綠幣。攢夠了綠幣不僅能兌換盆栽、生活用品和電子産品,還能按綠幣數量獲得5萬元到30萬元的信用貸款。”下渚湖街道辦事處主任陳國松介紹。

  截至目前,德清已有近3萬人成為“民間河長”,累計發放綠幣200多萬枚,並向400多戶居民發放“生態綠幣貸”9200萬元。“接下去,德清還會把‘綠幣’獎勵範圍擴大到更多行業,倡導更多人參與治水,共享治水‘分紅’。”陳國松説。

  河湖“體檢”築起水環境“反彈墻”

  德清再現水清岸綠,老百姓也初嘗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可如何確保治理好的水環境不“反彈”?德清開始運用人體醫理的方法給域內河湖做“體檢”。

  “因為水的問題‘看得見,説不明白’,所以我們創建了‘河湖健康體檢’。”德清縣五水共治辦常務副主任沈群濤介紹,2019年5月開始,德清開始對全縣200條河湖實施“健康大體檢”。

  在下渚湖街道二都村缸窯小港河道,街道、村級河長和專業人員一同“泛舟”河上,檢測河道水文水質指標,做好“河道體檢”記錄。數據檢測外,還要走訪體檢水體周邊至少三位群眾,詢問整體滿意度。

  “體檢結束,每條河湖都會擁有一份個性化健康體檢檔案。”在一份茅山前港“體檢報告”中,記者看到,除了一目了然的指標雷達圖,還有標明“健康”或“亞健康”的診斷結果。

  “我們會根據體檢結果,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為‘一河一策’提供依據。”沈群濤説。

  基於河湖健康體檢,德清還在積極修復小微水體生態。二都村就正在計劃打造一個1.28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小型濕生植物園。

  “今後,家家門前都會是別致的‘小微水景’,偶有三兩白鷺飛過,充滿詩情畫意,盡顯清山秀村、生態人文、水鄉古韻的小鎮味道。”陳國松憧憬道。

  (原標題:浙江德清智慧“治水經”:用美麗河湖“擦亮”秀美水鄉)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