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河湖】紹興嵊州:走浙東唐詩之路 觀嵊州治水之效

2019-10-13 13:54: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金近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程亞惠)“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早在唐朝,詩人杜甫在遊覽剡溪時曾寫下這樣的名句。10月12日,“美麗河湖”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了位於浙江東部的縣級市——嵊州,感受詩人當年筆下的美景,並針對嵊州市河湖長制的工作情況進行集中採訪。

  “詩畫剡溪”彰顯嵊州“水之美”

  剡溪,是嵊州的母親河,位於曹娥江的上游,河道蜿蜒曲折,風光獨特。自晉代以來,謝靈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余位詩人入剡攬勝,留下了540多篇膾炙人口的咏剡詩篇,如李白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白居易的“若似剡溪容易到,春風猶隔武嶺溪”、崔顥的“鳴棹下東陽,回舟入剡鄉”等,剡溪由此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核心區和精華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遊客正在觀看“浙東唐詩之路”路線圖。 攝影:程亞惠

  何為“浙東唐詩之路”?資料顯示,它始於錢塘江邊的西興渡口,經蕭山到紹興鑒湖,沿浙東運河至曹娥江,然後沿江而行入嵊州剡溪,再經新昌天姥山,最後抵天臺石梁飛瀑,它是一條唐代詩人留下的山水人文之路。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沿著這條浙東唐詩之路,採訪團依次參觀了“清風詩韻”“嶀浦望月”“艇湖城市公園”等景點,感受嵊州的“水之美”。嵊州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嵊州市治水辦(河長辦)專職副主任邱曉軍告訴記者,這些景點都是嵊州市正在打造的品牌“詩畫剡溪”工程的一部分。

  邱曉軍説,近年來,嵊州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憑藉“五水共治”東風,堅持水岸同治、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全力推進浙江省省級重點項目——“詩畫剡溪”建設,努力打造浙江“最美河流”。

  “詩畫剡溪”充分依託剡溪山水人文資源,以“綠道+水道”為紐帶,打造了風開湖山、清風詩韻 、嶀浦望潭等5大景區25個景點,目前已成為展現剡溪自然山水和嵊州治水成果的標誌性景觀。

  嵊州強化源頭治理 做好“水之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拷貝

村民們在廣場涼亭裏休息。 攝影:程亞惠

  在嵊州高新區嶀浦村姚岙自然村村頭廣場上,村民們在新建的涼亭裏觀景休息。他們大多是常住村中的老年人,對近幾年村裏環境的變化深有體會。77歲的王幼走喜滋滋地向記者“炫耀”:“廣場是去年建的,我們幹完活就來休息休息,我們這裡有山有水,環境可好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嶀浦望月,是“詩畫剡溪”的一個景點,謝靈運曾在此垂釣。圖中有村民正在“謝公亭”垂釣。 攝影:程亞惠

  在姚岙自然村,還能看到不少在岸邊垂釣的人,經過改造重建的釣魚碼頭已經成為村莊周邊居民和遊客休閒垂釣的好地方。村書記王樂炳稱,這裡以前是個砂場碼頭,船隻24小時不間斷運砂,導致水質污染嚴重,環境十分惡劣。為了提升水質,嵊州強化源頭治理,堅持高點站位,全程謀劃,建立健全“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監管”的砂石資源集中開發經營模式。2017年,嵊州到期關停最後一批12家定點砂場,成立市砂石資源有限公司,從源頭上規範砂石資源開發利用秩序,使水環境、水生態、水功能得到有效保障。

  54歲的村民王國貴説:“現在來釣魚的人很多,因為釣上來的魚好吃了,再也沒有以前那種柴油味了。”

  湛頭滯洪區建設 化水害為水利

  嵊州屬盆地地貌,由於四週山川高逾千米,源短流急,歷來下泄不暢,飽受洪水侵襲。嵊州市區和經濟重地開發區地勢低窪,以湛頭、蔣林頭兩個行政村為中心,形成了歷史上實質性的分洪區,故有艇湖之稱。

  近年來,嵊州市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的治水新思路,把水利作為第一基礎、重大民生和發展之首,有利有序地推進“五水共治”重大項目建設。特別是開拓“水利+”生態綜治創新之路,紮實推進集“水利、旅遊、景觀、生態、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艇湖全景風貌。 嵊州水利局供圖

  “這個項目是曹娥江流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衛著嵊州市區和經濟重地開發區的防洪安全,屬於浙江省重大水利項目。”邱曉軍説。

  據了解,湛頭滯洪區工程堆土塑島,築壩攔洪,在提增滯洪能力的同時,改造3000余畝洪澇易災土地,使281戶800多人洼地登陸,走向旱澇保收的安居樂土。在此基礎上,嵊州開拓“水利+”生態綜治創新之路,追加總投資2億元的艇湖城市公園工程,工程臨摹黃公望《雪夜訪戴》名畫,以“韆鞦詩畫溪、萬年民生園”為主題,打造了剡溪蘊秀、雲山海上、鶯鷺花洲等8個景點,成為嵊州市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公園。

  景因湖勝,地緣湖榮。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與北側四明山沿山高排、新四明江、屠家埠排澇站等水利工程聯動作戰,護衛著嵊州市區與經濟主戰場,化水害為水利。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