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片田園長出15個新産業(田間追蹤高品質)

2019-10-25 09:00:3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磊

  沂蒙山區,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趕走了溽熱,空氣裏飄著瓜果甜香。

  走進沂南縣西北部的朱家林——山東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區,聽到村民們感嘆農業之變:還是這座山、這片田,如今不僅長出了“金穀子”“金果子”,也長出了主體民宿、創意農業、果蔬加工等新産業。

  變化源自變革。項目區立足田園,讓資金、技術、資源握指成拳,三年間引入總投資16.9億元的21個項目,興起沂蒙大妮、天河本草園、柿子嶺理想村等15個新産業。農業與相關産業深度融合,在這片28.7平方公里的土地,培育出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撒手田”變“精細田”:從品種到技術全面升級,讓土地生金

  “這次回來,就不打算再出去折騰了。”在項目區的“十六莊園”裏,尚長利一邊麻利地打理石榴樹,一邊講起自己的創業經歷:

  前些年,他種過蔬菜,又在山東農業大學進修了園林專業,一技在身,卻在家鄉施展不開。為啥?“條件不行,路不好、渠不通,想幹産業不容易。”

  朱家林村黨支部書記田立軍説,村子三面是山,山多田少,基本是靠天吃飯。一家幾畝地,種麥子打不上一千斤,遇上旱澇,收成更不保險了。種地難以維持生計,村裏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130戶、352口人的村子,在家的不到120人。

  村民盼著土地生金,尚長利們也盼著大展身手。

  轉機出現在2017年7月,朱家林村和周邊10個村串珠成線,申請到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引水入村、道路改造、土地整理,讓農村“硬體”硬起來;項目落地、資金扶持、技術提升,讓産業“軟環境”跟上來。

  看準政策機遇,尚長利堅定了信心:幹!通過創客孵化平臺,他獲得105萬元産業扶持資金,加上自有投入,流轉了120畝地,打造高品質石榴種植、深加工、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家庭農場。

  “誰説種地不掙錢?咱種的石榴是黑、黃、白三個品種,市面上比較少見。”尚長利講起種地有新招:“這樣的石榴籽粒大,每斤能賣20—30元,經過恒溫貯存,來年提前上市,價格還能往上躥哩!”

  和尚長利一樣投身農業的李勝,嘗到了技術“加盟”的甜頭。他的現代化溫室位於波子峪村,一排排水培蔬菜長勢喜人。“這些蔬菜都由水肥一體化設備自動管理。”李勝指著門口的一台“大傢夥”介紹,只要提前設定好各項指標,設備就能隨時監測水中的氮磷鉀含量,通過滴灌管及時為作物補充養分,既高效又精準。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平臺優勢,在一個項目區,從品種到技術全面升級,推動優勢農産品做大做強。”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黃樹田介紹,項目區因地制宜,規劃小米雜糧、優質林果兩大産業帶,通過訂單式生産、預售式經營,讓曾經賣難的小米成了俏銷品。去年,最好的“月子米”,賣出了每斤118元的價格,村民們嘗到了高品質種植的甜頭。

  一産變二三産:多個業態抱團生長, 長出更多“新錢袋”

  金秋十月,朱家林的柿子林火紅一片,與柿子一同“走紅”的還有柿子嶺理想村。這是上海鄉伴文旅集團重點開發的項目。在這裡,基於小米、柿子和萱草元素的創意農業正遍地開花。

  “在城市裏,人們望不見麥浪,聞不到稻香,聽不到蛙聲。而這些鄉村獨特的自然景觀,註定了鄉村在某些業態上擁有先天的市場優勢。”鄉伴文旅集團副總裁鄭德福説。

  田園綜合體既讓農業有了延伸發展新空間,也給想到鄉村幹事創業的人提供了新機遇。朱家林管委會每年安排2000萬元,向創業主體發放創業券。“創業券可以用來支付辦公、住宿等費用,也促進了創客項目之間資源共享。”管委會副主任侯合雷介紹。

  目前朱家林已吸引創客160多名,一家家創客團隊相繼入駐,喚醒了農業在教育、旅遊、科研、文化上的多元功能。創意農業區、田園社區、電商物流區、濱水度假區、山地運動區等五大功能區佈局日益清晰,民宿度假、文創研發等成為了新的産業增長點。

  80後創客高龍拿到了5萬元的創業券。在他所創辦的童樸自然教育基地裏,孩子們可以同田野零距離接觸,草木染、肥料漚制、蠶桑文化等特色體驗活動更是讓他們著迷。“自然本身具有感召力。”高龍向記者展示了孩子們自己用陶土、秸稈等材料製作的小工藝品,“孩子的創造力讓人驚嘆。”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在此搭建起綜合試驗站。“這一片是山區到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多樣,土壤類型豐富,適合開展多項試驗。”輪值駐站的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海生介紹,選育出的優質果樹品種,還會優先推廣給當地農民。

  農業功能不斷拓展,也為農耕文化的傳承提供了載體。農閒演出、拿工分換工錢、包産到戶……朱家林村中心的鄉村美學館裏,最近舉行著一場“故鄉的記憶”主題攝影展,吸引了眾多遊客。“咱沂蒙山區的故事,多得講不完呢!”講解員田瑩説。

  目前,朱家林産業培育正在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邁進。“要形成核心的市場競爭力,下一步要堅持社區發展方向,園區管理機制,政府則負責搭建平臺。”沂南縣委書記姜寧説。

  良好的創業支持、靈活的市場機制,賦予了産業自然生長的空間。在採訪中得知,今年初,一家曾經不看好朱家林投資環境的公司,又回來了,還流轉了90畝地。“平臺強大了,自然吸引更多市場化要素流入鄉村,促進各業態抱團生長。良性循環形成了,農業的整體效益會得到更好提升。”黃樹田透露,未來,這裡將會出現一個村民、新居民共享共融的文化康養社區。

  田園變樂園:生態、生産、生活統籌發展,讓鄉村宜居宜業

  幹碴墻,石頭房,棗木屋脊榆木梁,是沂蒙山區傳統的建築形式。不用任何黏合材料,所有石塊之間錯縫勾連;石頭經過適當的敲鑿,保持了立面的自然。朱家林項目一啟動,全村的老石匠、老泥瓦匠、老木匠都忙活個不停。“沒想到,老手藝可派上用場嘍。”石匠公維利説。

  起用村裏的老工匠,是項目“共建共享”理念的一個縮影。隨著生態、生産、生活統籌發展,朱家林正在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昔日的小山村,如今添了顏值。村間石板鋪路,兩側撒上碎石;老院墻週邊栽滿蒲葦、芒草和狼尾草,高高低低的草穗隨風起舞,與石子路共同構成了自然的鄉村海綿系統。這兩年,朱家林堅持生態優先,編制了生態規劃,治水種樹,打造循環農業,4000余畝荒山披上了綠裝。

  多重産業入駐,村民參與的勁頭十足。老屋流轉後,今年58歲的尹德蘭住進了新的農家小院,水電無憂,每年手頭還多了2000元租金。不僅如此,經過培訓,她還迎來新的身份,“民宿管家”。“咱也領起工資了,一個月一千八,日子寬裕多啦!”客人剛走,尹德蘭忙著收拾,動作輕快又利索。

  吃住不愁,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富足了。每天,公樹貞和幾個老姐妹相約在非遺文化體驗館,一起縫製布老虎。“在家成天對著四堵墻,心裏也堵得慌。這下可熱鬧了。”她今年81歲,一頭銀發,飛針走線卻十分靈活。田園綜合體的建設,重新點燃了傳統手藝的文化火種,老年人也有了閒暇去處。

  昔日空落落的村子重又熱鬧起來。田立軍説,這段時間,有十多位村民返鄉創業,有的開起農家樂,有的帶回了新的農業技術。曾經負債的村集體,如今每年有10萬元收入,村民人人有股權。

  鄉村産業發展,目的是為了讓廣大農民受益。“朱家林可以搞旅遊,但絕不是做景區,最終不光要讓村裏人留在村裏,還要讓出去的人回到村裏。”朱家林生態藝術社區總設計師宋娜説。

  構建人才回流長效機制,亟待更多的城鄉銜接配套服務。“項目跟著人才走,人才跟著環境走,環境,則要靠政策來營造。”黃樹田表示,不能讓創客成為“過客”,完善城鄉銜接機制仍有可為空間。

  離開朱家林時已近黃昏,創客公寓的燈火一盞盞亮起,伴隨著“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古老村莊正煥發新的生機。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