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提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琳):從4月1日開始,中國正式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都可以向證監會依法提交設立證券公司或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申請。這也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提速,外資持續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巨大商機。
根據證監會在3月發出的通知,4月1日起,券商的外資股比限制將全面放開。這一時間點比原計劃提前了8個月。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彰顯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桂浩明説:“第一個,允許外資成立全資券商,表達了中國政府加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決心。第二,我覺得也反映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興趣也是在不斷地上升,他們都很期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2012年以前,中國規定合資券商外資持股佔比不得超過33%;這一比例後來提升至49%;2018年,證監會頒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將合資券商外資股比限制放寬至51%。去年7月,國務院金融委宣佈,將原定的2021年取消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至2020年。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包括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等在內的5家外資控股券商。
其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為核準新設券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已于去年12月在上海開業,成為國內首家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就在上個月,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在上海正式開業。這家由摩根大通持有51%股權並且控股的證券公司,將在中國開展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承銷與保薦等方面的業務。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發展。“我們摩根大通其實是看準中國開放的機遇,確實是很難得。因為中國經濟不止是基數高,增速比較快,還有各個市場的開放,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開放。尤其是對於外資準入,我們覺得是一個長期有利的發展,特別是對於我們全球網絡的客戶。”
瑞銀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和高盛高華證券則是通過增資擴股,獲得了合資券商的控股權。幾天前,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和高盛高華證券對外宣佈,已獲證監會核準將外資持股比例增至51%,外資拿下合資券商的控股權。這兩家外資金融機構的高管在談及獲准控股時,還表達了希望進一步擴大所有權的願望。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取消券商外資股比限制,一方面可以迎接更多境外優秀券商來華開展業務,同時也將助力中國資本“走出去”。“一個是提升了整個證券行業的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當然包括服務水準的提高。另外,境外券商在高端客戶、高端業務的開發或者是産品的研發方面能力比較強,在這方面,它也可能會提升我們證券業整體的産品業務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境外的券商尤其歐美的優秀券商、投行在國際市場具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境外券商的進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忙拓展中國資本上的觸角,同時能夠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中國資本‘走出去’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或將加速谷內券商的競爭,推動本土券商不斷加快改善,提高服務,完善經營,強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