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習近平浙江考察社會治理推進“中國之治”

2020-04-03 12:55: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現在防控還不能夠麻痹,還是不要進行過多的聚集活動,這也是國家治理水準的一種表現。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日前,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浙江省考察時,針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這樣説。

  關注中國時事的人想必注意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時常提到的“高頻詞”。去年10月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清晰勾勒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與路徑。這其中,社會治理是個重要方面。習近平此次在浙江考察的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與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就是中國社會治理的具體實踐。

  在安吉縣這個調解社會矛盾的機構裏,設有10個開放式窗口,實現一站式服務,讓民眾辦事“最多跑一次”,自去年6月成立至今矛盾化解率達91.3%。正如習近平在考察時強調的,“矛盾處理是一個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性工作。解決問題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從安吉縣調解社會矛盾的做法可以看出,中國正通過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讓民眾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説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極因素,調動積極因素,凝聚社會共識與團結力量。

  人們看到,這次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依靠基層構建起強大的聯防聯控體系,同時保障了社會正常運轉。很多外國網友評論説:“中國各地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資供應不停,社會秩序不亂,這在國外是不敢想像的。”這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

  習近平考察社會治理的第二站是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在這裡,他觀看了“數字治堵”“數字治城”“數字治疫”等應用展示,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要“收放自如,進退裕如”。如何做到這一點?就是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城市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習近平浙江考察城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論斷,反映出他對完善社會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關注與深刻思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中國正在交出這樣一份答卷: 

  面對疫情,中國最高領導人始終強調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迅速構築起覆蓋各地的疫情防控網絡,全力保障各類醫療物資與生活物資供應;14億中國人積極配合國家防疫統一部署,展現出個人利益服從社會公共利益的高度責任感……這些都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在實地考察中國疫情防控後,對中國領導人“了不起”的決定、中國抗擊疫情時展現的協同優勢以及全政府、全社會的集體意願表示稱讚,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團結”。    

  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拉維·韋裏亞·雅剋日前撰文評價説,抗擊新冠病毒證明了“中國模式”的力量,中國在10天內修建了一所醫院,這種能力、專長和效率的展示不應該讓人感到意外。畢竟,中國有3.5萬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而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已經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

  的確,一場疫情讓世界更加清晰客觀地看待中國社會制度和治理效能。當然,正像中國最高領導人曾指出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他在此次考察浙江時再次強調,“通過這次防疫,我們也要舉一反三。中國共産黨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不斷地吸取教訓,改正自己,完善自己。”這種直面問題、敢於自我革新的勇氣,同樣是“中國之治”不斷推進與完善的密碼。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指出,“樂於改變和改善自己的意願”是中國治理體系的關鍵部分。“當我在談論中國過去40年裏取得顯著發展的主要原因時,我總是會把中國共産黨願意承認和糾正錯誤的意願納入其中。”

  在去年10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提出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的目標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與時俱進”。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對人類社會制度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在當前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加快復工復産的特殊時期,習近平對浙江進行的考察,無疑為推進以人為本的“中國之治”注入了新的動力。(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