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走不出的“脫歐”怪圈與輪迴

不出所料,英國政府提出的提前大選動議9日再度遭到議會否決,入主唐寧街10號僅一個多月的新首相約翰遜陷入窘境。“脫歐”公投結束至今已三年,大不列顛還未走出“脫歐”怪圈,曾經躊躇滿志的約翰遜上臺伊始就深陷泥潭,步入新的歷史輪迴,令人唏噓。

 

説是輪迴是因為,約翰遜正在重復其前任特雷莎·梅的命運——失去對議會的控制,失去對“脫歐”的主導權,失去黨內的廣泛支持,失去歐盟方面的“配合”。

 

從反對黨聯盟聯手叛變的保守黨議員在下議院奪回脫歐主導權,到議會要求將脫歐日期再延遲三個月以避免無協議脫歐;從議會兩度否決提前大選動議,到內閣大臣憤然辭職,其中包括約翰遜的親弟弟……一系列事態發展説明,約翰遜已身陷困局,其“硬脫歐”計劃已千瘡百孔。

 

眾所週知,作為“脫歐”派的旗幟式人物,約翰遜成功上位靠的就是“硬脫歐”招牌,因為這迎合了人們希望早日擺脫“脫歐”僵局的普遍心理。上臺以來,約翰遜採取“要麼生、要麼死”的要挾式打法,一再堅稱無論如何英國將於10月底脫歐。而今,英國議會通過阻止“無協議脫歐”法案,意味著在法律層面劃出紅線——約翰遜將不能實行“無協議脫歐”。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讓約翰遜招牌式的政治諾言破産,同時也等於逼著約翰遜“戴著鐐銬跳舞”,去重走特雷莎·梅走過的路。

 

怪圈也好,輪迴也罷,約翰遜面臨的困局有著深刻的社會政治根源,那就是英國社會與民意的分裂。“脫”還是“不脫”,“硬脫”還是“軟脫”,英國各界各階層態度大分裂,各黨派黨爭不休,即便是保守黨內部對“脫歐”也是黨內有黨、派內有派。在此大背景下,約翰遜孤注一擲的強硬打法遭遇圍剿,並不意外。從戰術上來説,約翰遜前不久打出的“議會休會牌”乃是引火燒身的一步棋,引發責難連連、民眾示威和議會反制,最終弄巧成拙,賠了夫人又折兵。

 

約翰遜能走出怪圈嗎?很難。

 

對內,約翰遜所在的保守黨在議會並不佔多數,最近開除倒戈的20多名保守黨議員黨籍使得其在議會裏的支持票減少,在“脫歐”問題上他已經失去對議會的控制而成“跛腿”首相。在不考慮辭職的前提下,擺脫受制于議會的唯一齣路是提前大選,然而這一動議已然兩度被否決。特雷莎·梅政府的“脫歐”協議曾先後三次遭議會否決,有此前車之鑒,約翰遜政府恐怕不會輕易嘗試第三次提出提前大選動議。

 

對外,在與歐盟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約翰遜大玩“瞪眼遊戲”難以讓歐盟買賬。儘管約翰遜近來與德法等歐洲大國的領導人做了一些溝通,但總體來説,約翰遜沒有體現出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這從與歐盟領導人頻頻“打嘴仗”、公開稱要“賴賬”等事件中可見一斑。

 

前有歐盟不買賬,後有議會劃紅線,約翰遜只能在“脫歐”怪圈裏打轉,恐怕難有作為。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低頭。人們注意到,約翰遜的強硬態度在悄然發生反轉。上周他曾表示寧可“死在溝裏”也不願再次推遲“脫歐”。如今已有政府高官暗示,約翰遜可能最後會作出讓步。儘管約翰遜很不爽,但在其位要謀其政,“脫歐”大戲少不了唐寧街10號這個主角。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評論説,“脫歐”大劇比莎士比亞的戲劇還要曲折,可謂一語中的。(新華社電 記者吳黎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