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裏蒂巴——用心打造生態都市

庫裏蒂巴——用心打造生態都市

雙筒並列的中型快速公交換乘站。本報記者 吳 傑攝

 

庫裏蒂巴——用心打造生態都市

參加“綠色交換計劃”的市民用收集的垃圾換來香蕉等食物。本報記者 吳 傑攝

 

開欄的話

 

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之一。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不同國家的城市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風貌,發展出許多提高城市服務功能的創新管理體系。本版今日起推出“他山之石·走進一座城”系列報道,和讀者一起走近國外一些典型城市背後的管理細節。

 

“長滿松樹的地方”、巴西“生態之都”、聯合國首批“世界宜居城市”……巴西東南部城市庫裏蒂巴,有許多令人羨慕的標簽。打造生態都市,關鍵在於用心思考,從細節之處謀創新。

 

立法保護自然植被

 

人均綠化面積約60平方米,保護自然遺産已內化為市民個人責任

 

走進有“城市之肺”美譽的庫裏蒂巴巴裏吉公園,綠樹成蔭,湖水清澈,瀰漫著草木氣味的清新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同全市大大小小200個公園一樣,巴裏吉公園免費開放,許多市民在綠地間漫步休憩。市民若阿納告訴記者:“我們一家人都喜歡來這裡散步。人在城市裏也可以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城市綠地不僅是市民休閒放鬆的好去處,也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等作用。”庫裏蒂巴城市規劃研究院專家達尼埃萊表示,市政府將環境保護視為城市總體規劃的支柱,謀求最大程度發揮城市植被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上世紀70年代,庫裏蒂巴立法保護自然植被。在城市化進程中,市政府兼顧生態環境保護,開發公園和城市花園,保護主要河流,城市綠地面積不斷增加,公園數量成倍增長。與此同時,針對當地情況,出臺城市私人自然遺産保護區法,通過稅收優惠或置換房屋等手段,鼓勵個人保護其所有的自然保護區。若自願納入城市私人自然遺産保護區範疇,市環境局將承擔維護工作,並允許外界進行生態、旅遊或教育為目的的訪問。

 

經過多年發展,保護自然已成為普通市民的自覺理念。去年9月,市政府發起“種植10萬棵樹”挑戰,號召市民在一年內種植10萬棵樹,任何個人或單位都可以免費申領樹苗。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已有近5萬棵樹苗被栽種。

 

如今,草坪綠樹裝點著城市的街頭巷尾:人均綠化面積約60平方米,庫裏蒂巴成為巴西綠化水準最高的城市之一。

 

快速公交是城市名片

 

一座人口近200萬的城市,公交系統每日客運量超過130萬人次

 

上世紀70年代,庫裏蒂巴選擇發展低成本的快速公交,成為全球快速公交的首創地。如今,圓筒形、透明玻璃結構快速公交車站在全市有300多個,在城市任何地方步行500米即可找到公交站。圓筒形公交車站也被印在明信片上,成為庫裏蒂巴的城市名片。      

 

圓筒形公交車站的便捷體現在細節中:刷卡付費,可根據不同需要從十字轉門或輪椅升降機進入;面向公路的車站玻璃門與公交車門直接對接,方便乘客上下;相對封閉的空間可以為乘客遮風擋雨。大型的快速公交車前後有4組輪胎、5個車門,可容納近300名乘客。快速公交發車間隔短,速度快,專用車道佔據全市多條主幹道約一半寬度,擁有交叉路口優先通行權。根據不同線路,公交車被涂成不同顏色,如同彩虹穿梭于不同城區,井然有序,運力驚人。

 

公交車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第一選擇。在這座人口近200萬的城市,公交系統每日客運量超過130萬人次,有效降低了私家車使用頻率,改善了空氣品質。

 

近年來,庫裏蒂巴不斷完善公共交通系統,整合優化線路,升級車型。越來越多的電動公交投入使用,進一步降低能耗,減少空氣污染。超過1300輛公交車線路及時間表已實現數字化管理,能在短時間內顯示具體路線能否滿足乘客需求。“未來計劃在公交車站加裝空調和無線設備。”站臺工作人員奧古斯托告訴記者。

 

目前,快速公交已在全球約300個城市得到推廣。去年,美國項目管理協會將庫裏蒂巴的快速公交項目評為近50年五十大最具影響力項目之一。

 

“綠色交換計劃”深入人心

 

每4公斤可回收垃圾換1公斤水果和蔬菜,為拾荒者提供近40個大棚廠房

 

早晨9時,73歲的馬裡奧開著一輛舊車,後備箱裝著幾麻袋空啤酒瓶,趕到了庫裏蒂巴市郊某處兩輛綠色廂式貨車前。那裏已經有居民拎著大包小包排起了長隊。“自從能用垃圾換食物,我和鄰居都把可回收垃圾收集好。”

 

這是庫裏蒂巴“綠色交換計劃”的現場之一。“每兩周在全市超過100個地點,都有兩輛廂式貨車,前車稱重收垃圾,後車換食物。”馬裡奧告訴記者,該項目主要服務於附近的低收入居民,每4公斤可回收垃圾可換1公斤水果和蔬菜。居民卡門的推車裏裝著土豆、洋蔥和牛油果等換來的食物,她説:“項目初始我便積極參與,幾乎一次都沒落下,至今已有29年。我們全家都養成了垃圾分類回收的習慣。”

 

據統計,目前每月有約5000名居民參與該計劃,收集可回收垃圾290噸,換取食物80噸。庫裏蒂巴公共清潔部門主任埃德爾西奧·馬克斯告訴記者,除了鼓勵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綠色交換計劃”還旨在提高低收入群體的飲食品質,拓展當地農産品銷路。

 

“為讓‘綠色交換計劃’深入人心,我們專門創作了歌曲,傳唱至今。現在人們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習慣,但對年輕一代的環境保護教育依然不能放鬆。”馬克斯説。

 

創新的垃圾分類回收政策讓庫裏蒂巴成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庫裏蒂巴市政府再次創新,推出“生態公民計劃”,為拾荒者提供了近40個大棚廠房,讓他們在此分揀可回收垃圾並出售給垃圾處理公司。通過該項目,拾荒者收入普遍實現翻番。

 

在庫裏蒂巴南郊一間大棚廠房,負責人桑德拉告訴記者:“以前,我都將撿到的垃圾帶回家攢起來,家中垃圾堆積如山,非常難聞。現在再也不會有這個煩惱了。”市政府同時派出技術人員培訓拾荒者使用垃圾壓縮工具。“因為統計紙張、紙殼、瓶子的重量,大家甚至學會了用電腦製作表格。‘生態公民計劃’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收入,還讓我們學會了工作技能。”桑德拉説。

 

人民日報巴西庫裏蒂巴電 記者  張遠南  吳  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