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讓英雄故事在舞臺上動人心魄

2019-05-22 08:22:43|來源:文匯報|編輯:于曉萱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大幕剛啟,一個突出現象已經引起專業人士和普通觀眾的關注,那就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而創作的一批現實題材作品集中亮相。而尤為令人欣喜的是,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了藝術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實現了讓真人真事真切感人。

  現實題材是中國故事的最好載體,最能夠與當代觀眾對話,與時代精神呼應,因此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重要來源。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現實題材創作中出現了一種傾向:明明是感動中國的真人真事,搬上舞臺之後反而顯得虛假。這無疑給觀眾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也使得舞臺表現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效果大打折扣。

  真人真事上了舞臺為什麼不動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套路化帶來的雷同化,觀眾看不出“這個”和“那個”之間有什麼區別。而在十二藝節的舞臺上,樊錦詩、李保國、黃大發、谷文昌、馬海明……這些真實人物都成了面目清晰、個性鮮明、既藝術又真實的“這一個”。

  “這一個”來自具體情境的充分建構。比如同樣是想為百姓謀福利卻遭到不理解,黔劇《天渠》中的主人公黃大發想要修渠,放炮震炸了祖宗牌位而惹怒了鄉親們;豫劇《重渡溝》中的主人公馬海明想要開發景觀旅遊,反對採石賺錢差點被村民攆走。人物困境被置放在了具體的情境中,之後又被不同個性的主人公以不同方式化解。

  “這一個”來自動人細節的深情展現。舞臺的真實感,往往來自細節,只有細節,才能讓觀眾進入人物內心深處,從情感的泉眼裏捧出那一汩汩動人的細流。在話劇《谷文昌》的最後,堤壩前的谷文昌趴在石頭上,望著自己用半生心血帶領當地幹部群眾修建的那道防護林。在自己生命最後的時光,他想著,如果可以的話,要再種一棵樹,再挖一口井。而在河北梆子《李保國》裏,也有這樣打動人心的生命體驗,那就是當李保國夫婦在對團圓飯的憧憬中迎來除夕夜的時候,才突然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準備。這對幾十年紮根太行山區最貧困的鄉村、以科學帶領農民脫貧的學者夫婦,最後一人泡了一碗速食麵。

  “這一個”來自藝術手法的準確運用。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下半場,舞臺上先後出現了四對李俠和蘭芬,然後分別以四對雙人舞和三對靜態造型、一對雙人舞的形式,展現了兩人在從伴侶到同志的過程中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動人時刻,和此時此刻的他們對彼時彼刻的深情眷念。而《天渠》《重渡溝》《李保國》等地方戲,則更是運用唱做念打舞等舞臺表現手法,塑造了各自劇種裏的“這一個”。

  而最重要的是,舞臺上所有這些動人的“這一個”,都來自創作者深入生活之後發自內心的創作衝動,一種“必須表現出來,不表現出來不行”的創作激情。上海滬劇院為了創作《敦煌女兒》,先後六次前往大漠體驗生活,主演茅善玉不僅觀察樊錦詩的一言一行,更是一次次與她傾心交談,從心底發出“戰爭年代的英雄流血犧牲令人崇敬,而和平年代的英雄奉獻一生同樣令人敬仰”的感嘆。有這樣的前期創作體驗之後,旋律便從心底流淌而出。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致敬英雄,禮讚先鋒,是舞臺創作永恒的使命與擔當。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十二藝節這個平臺所展現出的舞臺藝術工作者們在現實題材創作上進行的探索無比可貴。從這些探索中,我們看到情懷紮根,看到夢想起飛。(作者:邵嶺)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