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是共同的需要(國際論壇)

2020-01-23 11:15:42|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磊

 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並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我對此非常贊同。在當今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面前,一些人與其説是對經濟全球化感到擔憂,不如説是對新技術、新經濟、新格局感到焦慮。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指明瞭方向。我們應該認識到,一方面要團結全球各經濟體,共同開展技術研究、貿易投資,把蛋糕做大,共享發展成果;一方面要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積極應對共同挑戰。3年來,世界正沿著這一方向發展,各國在此過程中相互學習借鑒,不斷匯聚發展合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産品流、産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3年來,雖然仍存在人為設置的技術投資、商品流動障礙,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仍是滾滾向前的歷史潮流。這也證明習近平主席的論斷是正確的。

  實際上,中國和其他經濟體在多邊主義框架下求同存異、攜手合作,科技合作和商貿投資的國際共識與管理體系正進一步發展完善。各國企業也離不開中國的産品、合作夥伴和市場。中國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優勢而蓬勃發展的新經濟形態,正形成新的國際合作,産生廣泛社會效益。

  全球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仍然存在,世界經濟發展需要新的推動力。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應被視作支持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已成為包括我在內的眾多學者的共識。“一帶一路”倡議集中回應了全球對增加基礎設施和工業生産投資的訴求,吸引大量西方國家加入。它促進了國際合作,帶動了國際投資,世界需要多一些這樣的倡議。

  中國經濟今日的地位,離不開科研的發展。中國高度重視科學發展,自上而下建立大量科研院校,開展大量科研項目,營造良好的科研條件和氛圍。中國科研人員長期努力工作,自下而上迸發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同樣是社會科學的“優等生”,其眾多政策都經過嚴謹的實地調研。因此可以説,中國政府最懂中國人民,中國的發展方式擁有堅實基礎。

  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表演講之後,在中共十九大以及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等場合,多次宣示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宣佈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將促進世界形成更為緊密、牢固、可持續的經濟聯繫,形成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抵禦保護主義和貿易戰的強大力量。

  今年我再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我也期待更多青年學者親近中國,投身到對中國經濟及其對經濟全球化影響的研究中。經濟全球化的未來在青年人身上。

  (作者為法國“橋”智庫主席)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