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人工智能、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正在加速推動汽車、交通、城市深度融合。作為探索城市建設升級和汽車産業轉型的新路徑,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的趨勢逐漸明朗,成為世界各國競相搶佔的戰略制高點。3月25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以“雲論壇”方式在線開幕,聚焦如何推動智慧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楊宏毅在首屆雙智論壇上表示,各地正在加快推進試點工作並已初見成效,對於未來的雙智發展他提出了三點希望。
我國是世界上首個系統性開展“雙智”協同發展的國家,在實踐層面具備先發優勢。自2020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關於組織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來,已先後確認16個城市為“雙智”試點城市,在城市一體化車城網平臺建設、多場景示範應用、多主體協作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楊宏毅
楊宏毅表示,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個部門先後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六個城市作為第一批雙智試點,重慶、深圳、廈門、南京、濟南、成都、合肥、滄州、蕪湖、淄博十個城市作為第二批雙智試點。目前,各地正在加快推進試點工作,越來越多“聰明”的車跑在越來越智慧的道路上,雙智試點工作已初見成效。
首先,雙智試點直接帶動了産業升級和各地經濟發展。雙智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智慧網聯汽車的研發升級和推廣應用,也包含大數據運營、人工智能、信息消費等新産業。各城市在雙智建設的投入均超過億元,為相關産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也為各個城市發展相關産業,發揮集聚效應提供了契機。
其次,雙智試點為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數字化樣板。試點城市通過建設車城網平臺,匯聚多層次的動靜態數據,一網通覽、一網統管,以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對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城市交通、公共服務、防災應急等方面的智慧化管理。
此外,雙智試點為改善群眾出行,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實現人-車-路-雲-圖-網的高效協同,不僅提高了交通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帶給市民更好的出行體驗。在北京,市民可以體驗商業化運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在長沙,打造了全國首條面向通勤場景的智慧定制公交線路,使行程時間平均縮短13.3%,高峰準點優化率達到80%,有效提升了市民通勤效率。隨著這些新技術、新應用進一步成熟和推廣,將給群眾的交通出行帶來更大的便利。
這些成效的取得充分驗證了兩個部門聯合開展雙智試點工作是有價值的,發力方向是正確的,未來前景是廣闊的。
對於雙智的發展,楊宏毅提出了三點期盼:
第一,希望進一步利用好雙智試點平臺。依託平臺進一步匯聚各界力量,推動合作研究和資源共享,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加強重點領域的技術攻關,做好成果的轉化和落地,不斷提升雙智建設品質。
第二,希望進一步注重以城市和市民的需求為導向。雙智建設相關産、學、研、用各方搭建更多應用場景,要嘗試商業化運營的路徑,結合城市的産業基礎和需求,試驗更多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滿足交通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
第三,希望進一步總結推廣試點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從技術攻關和應用場景創新的“點”出發,逐步提煉成政策制度上的“面”。從“一城一標”著手,推進16個城市間相關標準的共建互認、持續完善,成熟後向全國推廣標準成果。(文:楊曉紅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