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當前,隨著5G、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汽車産業加速融合,汽車産業的邊界進一步拓寬,競爭格局全面重塑,引發汽車産品形態、産業鏈條和商業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在新的發展形勢下, 互聯網、ICT等領域科技巨頭也開始大舉進入汽車行業,成為推動汽車産業變革的新力量,新實力、新力量同臺競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3月27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全球智慧汽車前沿峰會上,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運營官、智慧駕駛産品線總裁王軍表示,華為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進入汽車行業,已構建七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30多款智慧汽車零部件,幫助汽車産業向智慧化轉型。
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運營官、智慧駕駛産品線總裁王軍
王軍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160%,呈現規模增長態勢,進入以市場驅動為主的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強化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擴大開放與合作,加速汽車智慧化轉型。
智慧化將是電動汽車競爭的焦點,徹底改變人與車交互的方式和體驗,將改變汽車行業未來的格局。華為認為智慧汽車有4大特點:比特管理瓦特、算力驅動馬力、軟體定義功能、體驗持續優化。變化主要來自數字化技術的加持,通信頻寬、算力和軟體代碼規模有幾百甚至幾千倍的增長,軟體深度參與到汽車的定義、開發、驗證、銷售、服務過程中,並不斷優化各個過程,為用戶帶來不斷進化的駕乘體驗。
為更好地應對這個變化,傳統的垂直集成開發模式、人才模型以及供應鏈體系都在改變,結合新型軟體架構、工程和技術,向跨界融合的“平臺+生態”合作模式演進。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産業鏈深度協作、聯合創新,軟硬體迭代開發、整車特性持續交付、用戶體驗不斷優化。
華為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進入汽車行業,以壓強式研發投入和突破技術創新,構建了七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30多款智慧汽車零部件,幫助汽車産業向智慧化轉型。通過Huawei Inside和智選模式為車企提供平臺化方案,與北汽、長安、廣汽和賽力斯等車企深入合作,助力客戶造好車,並實現商業成功。
在新的産業分工與合作模式下,華為堅持“平臺+生態”的發展戰略,以開放促進合作,已經與300多傢夥伴建立了合作關係。面向未來,華為會進一步加大對生態的投入,攜手夥伴以共贏加速發展。
在智慧汽車數字架構中,華為提供智慧汽車數字平臺的基礎要素iDVP,包括計算與通信架構CCA、車載作業系統和完善的工具鏈,降低軟體系統的開發難度。在這個架構中,有一個核心的作業系統,智慧車控作業系統VOS,完全由華為自主研發。開放相容多廠家異構晶片和AUTOSAR通過了車規和信息安全認證,已經在網關、電動系統、感測器,以及第三方設備上廣泛應用。華為提供模型化工具鏈,使原有ECU的代碼遷移和新系統的開發變得非常高效。
軟體定義汽車需要全産業的共同努力,整車廠、零部件企業要協同推動智慧汽車軟硬體介面標準化,降低智慧汽車研發複雜度,做強智慧汽車産業鏈。介面標準化以後,將極大簡化多樣化設備的應用開發難度。華為基於標準化介面規範,已經完成與15個廠家22款設備的系統預集成。完成預集成以後,華為聯合夥伴開發了一鍵休憩和迎賓模式,這些典型的多設備聯動場景,開發的效率提升了10倍。
智慧駕駛是車企贏得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面臨投入週期長、場景複雜度高、技術難度大的三大挑戰。
華為的智慧駕駛作業系統AOS,運行在智慧駕駛計算平臺上,同時滿足智慧駕駛軟體開發對工具、車規、安全的核心要求。支持豐富的AI原生開發庫,提供全場景覆蓋的工具鏈與豐富的SDK,可以大幅提升智慧駕駛系統的開發效率。已經有70多家合作夥伴加入了MDC生態圈,聯合推進乘用車、港口、礦卡、園區等智慧駕駛場景的試點和應用。
在乘用車領域,極狐阿爾法S HI版和阿維塔11配置了華為高階智慧駕駛解決方案ADS,今年開始規模交付。去年廣州車展上,廣汽埃安LX Plus與長城沙龍機甲龍重磅亮相,他們都選擇了MDC作為智慧駕駛計算平臺,這兩款車開啟了華為MDC生態合作模式的商用之旅。
在商用車和作業車場景,華為也在積極探索和創新。在天津港,華為聯合夥伴共同打造了水準運輸系統,實現無人駕駛卡車在堆場與船舶之間,進行集裝箱自動化運輸。在無人礦卡場景,華為聯合夥伴(海螺水泥、海博智慧)打造採裝、運輸、卸料三大環節的智慧駕駛系統,大幅提升生産安全和經濟效益。希迪智駕的智慧駕駛系統軟體搭載華為MDC,以比亞迪純電動卡車T8為載體,在華為團泊洼製造園區聯合打造了短駁物流智慧駕駛解決方案。在農業場景,我們和夥伴一起基於高精地圖,構建農用機械的智慧駕駛能力。
王軍指出,華為下一階段將重點推進典型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座艙是人機交互的中心,用戶感知強,追求個性化、智慧化、多樣化的服務體驗。華為以硬體模組化、介面標準化、系統平臺化為目標,圍繞鴻蒙車機作業系統構建智慧座艙生態,我們在鴻蒙作業系統上增量開發了9類車載增強能力、開放1500多個車載業務API、13000多個鴻蒙OS的API,並提供全面開放的工具和技術支持,降低座艙系統的集成與開發難度,幫助夥伴快速開發和遷移應用,打造萬物互聯的智慧出行空間。
王軍表示,華為希望基於鴻蒙車機作業系統,構建多樣化的座艙體驗。這離不開硬體夥伴與軟體夥伴的共同參與,華為已與150多家軟硬體夥伴建立合作,今年將有更多的車載應用上架。在最新的座艙DEMO車上,已經部署了合作夥伴的車載天幕、電子後視鏡、全息投影、轉向系統和智慧健康座椅,並正推動這些場景和體驗商業落地。
車載有線通信線纜部署複雜、不易擴展,而常用的藍牙和WIFI時延、可靠性、安全性也無法滿足車載設備互聯的要求。華為自主創新的星閃技術應運而生,具備超低時延、超高可靠、精準同步的特點,可以滿足智慧汽車、智慧終端、智慧製造、智慧家居對高品質短距無線連接的需求,將重新定義短距無線通信技術。在主動降噪、交互投屏、全景環視、無線電池管理等場景開展試驗,取得優異的測試效果。
王軍表示,為滿足智慧汽車嚴苛的測試要求,保障華為交付高品質産品,華為在蘇州的陽澄半島建設的智慧聯網試驗場即將投入使用,後續會陸續向合作夥伴開放。(華為智慧汽車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