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31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2023臨空經濟與空鐵水聯運·智慧供應鏈展覽會(以下簡稱“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物流節”)在河北廊坊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本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以“大商貿、大物流、大平臺”為主題,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廊坊市委員會支持,界上傳媒集團、《物流時代週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組織承辦,菜鳥物流、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嘉宏國際運輸代理有限公司、東方絲路上海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特別協辦。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原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背景下,交通運輸與物流産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物流業當承擔起新的責任,為産業振興助力,為經濟發展賦能。因此物流高品質發展需要迅速轉變發展方式,由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由追求速度向追求效益、由追求産品到追求品質品牌轉變,不斷提升物流網絡化、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和全球化水準,做到有的放矢。此外,為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實現物流高品質發展,還得在提質、增效、降本等方面全力下功夫。
廊坊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李國勇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依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及雄安新區等國家重要經濟資源,廊坊打造“兩樞紐、三基地”,並創造了大量的物流與經貿機會。河北省委省政府對廊坊發展高度重視,明確提出支持廊坊在做大做強現代商貿物流1.0版基礎上加快打造2.0版,並創新探索3.0版,把廊坊建設成為國內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此外,廊坊將進一步完善公、鐵、海、空多式聯運的交通體系,為做大做強現代商貿物流産業打下堅實基礎。
在主旨演講環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表示,中國和世界均已進入産業運行方式變革的關鍵時期,為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必須加快創新以産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為目標的現代産業組織方式,更好服務經濟循環運行,必須加快現代組織型産業模式的發展,推動區域物流“樞紐+通道+網絡”的數字化、規模化發展,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輻射、提升價值。因此,“十四五”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發展應主攻四大方面。一是精準聚焦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二是加快培育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三是深度挖掘現代物流重點領域潛力,四是強化現代物流發展支撐體系。
為了讓政企對接“活”起來,讓上下游企業“動”起來,讓行業短板“強”起來,2023臨空經濟與空鐵水聯運·智慧供應鏈展覽會設置了5個專業展區,涵蓋城市物流供應鏈、航空物流與快遞快運、多式聯運、中國快運等板塊。眾多行業知名企業攜前沿技術、創新解決方案華麗展出。值得一提得是,活動期間,組委會還組織嘉賓團、專家團、媒體團、買家團分批巡展,以綜合了解各參展企業的品牌實力與産品底蘊,充分發揮出物流節的平臺作用。
據介紹,中國國際物流節期間還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快運發展大會、2023中國城市物流與供應鏈年會、物流綠色行動領創大會、“新時代高鐵快運機遇與未來”專題研討會、生鮮農産品冷鏈預製菜供應鏈高端對接活動、鮮活農産品供應鏈高端圓桌會、食品供應鏈圓桌研討會、物流校企面對面專場活動等近20項契合當前物流業發展重點領域、熱點話題的品牌活動,進一步搭建物流業溝通、合作的橋梁。(中國國際物流節組委會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