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車輛事故深度調查體系(NAIS)對交通事故數據分析研究,雪、霧、逆光等複雜天氣情況對智慧汽車的行駛安全造成了風險。同時,伴隨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普及和消費者使用場景的多元化發展,以及我國“廣地域、寬溫域”的特點,新能源汽車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引發消費市場的廣泛關注。
中國汽研將於11月25日在蘇州陽澄半島智慧網聯試驗場舉辦“2024中國汽研汽車指數‘極北寒測’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複雜高寒環境測試啟動儀式”,正式啟動複雜環境測試,隨後的高寒環境測試將在黑龍江省黑河市進行,共有15+款市場主流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參加測評。通過“極北寒測”,將進一步積累複雜高寒環境測試數據,支撐車企技術迭代升級,引導測評標準良性發展,幫助消費者選好車、用好車。
首個複雜高寒環境測評規程 填補行業空白
中國汽研聯合車企、高校和研究機構,面向消費者真實用車場景,深入研究與測試驗證,於今年7月發佈行業首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複雜高寒環境測試評價規程》(以下簡稱“規程”)。這一規程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在複雜、高寒環境提供了更嚴謹、更科學的測試評價標準。
《規程》包含複雜環境、高寒環境兩大場景,智慧安全、高效節能兩大維度,包括霧天安全、逆光安全、雪天安全以及續航抗衰、充電效能、空調採暖六大測評項目共九種工況。
在智慧安全方面,在行業率先引入霧天目標車靜止場景,乘用車目標車低速場景,雪天目標車和假人靜止場景,雪天行人近端橫穿場景,逆光行人遮擋橫穿場景,縱向踏板車場景。提升了智慧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功能在複雜極端環境的技術迭代與適應性開發,解決了在複雜氣象及交通環境下定量化與標準化安全性測試評價場景及方法缺失問題。
在高效節能方面,針對純電動車與插電/增程式混動車,開展續航、充電、採暖三類測評,通過續駛衰減率、充電時間、採暖效率等指標,在真實高寒道路環境下測試,客觀評價新能源汽車高寒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填補了高寒場景測試標準的空白。
公平公正專業權威 引導極限測評標準良性發展
本次“極北寒測”不僅是市場主流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展示舞臺,也是汽車行業夥伴研討極限測評技術的交流平臺,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研發參考,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體驗,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樹立新的標杆。
中國汽研汽車指數作為汽車測評國家隊,將繼續發揮“尺規”與“引領”作用,持續深化研究,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更安全、更智慧、更綠色的出行解決方案。(資料來源:中國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