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來源:北京日報  |  2022-06-08 08:58:13

  原標題: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6%,突破千億元大關;先進能源産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生命谷”國際研究型醫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相繼落地;聚力“回天地區”專項治理,接續實施兩輪行動計劃……

  過去5年,昌平高品質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城市治理與民生保障穩步提升,區域發展本底和首都生態屏障築牢提升。自古以來,昌平就是北京的門戶重地,素有“京師之枕”的美譽。如今,這個承擔拱衛京城重任的新城,正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接下來,昌平區將聚焦建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城鄉治理協調發展先行區、人文宜居生態優美示範區,加快打造科教引領、文旅融合、宜業宜居的國際一流現代化新城,成為支撐首都國際化進程、現代化建設的強勁動力源和硬核增長極。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昌平新城東區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燈塔工廠”福田康明斯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 鄧偉攝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生命科學園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白浮泉遺址 鄧偉攝

北京昌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

未來科學城

  “兩谷一園”創新格局加速成型

  昌平區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四區”建設的奮鬥目標,其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位列“四區”之首,凸顯了科技創新引領昌平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作用。當前,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創新格局已基本成型,成為引領昌平區未來發展的創新引擎。

  “澤布替尼”是一款治療淋巴瘤的國産創新藥,現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造福國內患者,同時還走出國門在全球45個國家或地區上市,實現中國原研抗癌新藥出海“零的突破”。這粒藥的背後,源自紮根昌平區生命科學園的百濟神州,短短12年間,這家生物醫藥企業已經快速成長為中國原研新藥領軍型企業。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化學研發負責人王志偉介紹,為了服務企業發展,昌平區做了大量工作,積極為企業人才提供住房、落戶等政策支持,讓研發團隊可以心無旁騖搞科研。生命科學園管委會還安排專門的“服務管家”,一對一了解企業需求,幫助企業快速落實了擴建新基地的相關規劃方案。

  百濟神州是一個縮影。在昌平生命科學園,園區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一批高水準研發機構,匯集了200多名頂尖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入駐了百濟神州、萬泰生物等50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生命科學園呈現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成為企業家和科學家創業的沃土、投資的熱土、生活的樂土。

  東邊的“能源谷”,承擔了智慧電網、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專項,涌現出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3300伏IGBT晶片等自主創新成果,三一和福田康明斯率先獲評“燈塔工廠”,能源産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成為全區創新驅動的重要引擎。

  此外,昌平全區還有清華、北大等41所高校的本部和分校區,沙河高教園7所高校新校區全部開學,與北航、北郵搭建了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形成了“産學研用”融合創新鏈。

  如今,一座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未來之城正在昌平崛起。目前,未來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正加快建設,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北師大中小學等16所“名校名園”建成開學,建成清華長庚醫院等13家三級醫院,總規模134萬平方米的地鐵城市綜合體等商業配套2022年將陸續投用。成功舉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生命科學國際高峰論壇等活動。全市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溫榆河未來智谷建成開園,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加速構建。

  優化環境釋放改革紅利

  根據市“兩區”工作部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覆蓋昌平區全域;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昌平組團覆蓋生命科學園及周邊區域。

  當前,昌平區正緊抓“兩區”建設重大機遇,落地實施了63項高含金量的制度創新任務,圍繞生物醫藥優勢特色領域,形成“去中心化臨床試驗(DCT)”等3個全國首創案例,其中國際研究型醫院案例在全市複製推廣。在全市率先出臺自貿區産業類扶持政策《支持醫藥健康産業發展暫行辦法》和氫能産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以及配套的“氫能十六條”,形成8個全市首創性成果,持續賦能産業創新。聚焦企業需求,主動謀劃創新藥械註冊、進口原料藥品免稅等36項新一輪政策訴求清單,解決企業創新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立足産業發展,積極爭取市級政策支持,將美麗健康産業納入2022年市“兩區”辦政策會診。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准”政策首批試點的12家企業中,昌平企業佔11家,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改革成績單。

  臨床研究是醫藥研發創新的必經環節,想要有效地將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及時轉化到臨床應用,建設以臨床研究能力為核心的研究型醫院迫在眉睫。2019年11月22日,昌平區積極引入戰略合作夥伴,與高瓴集團及高博醫療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生命科學園合作建設全國首家國際研究型醫院。隨著“兩區”政策發佈,國際研究型醫院也成功入選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首批簽約入駐項目。

  國際研究型醫院項目總建築規模約9.74萬平方米,設計床位500張,于2022年5月竣工並交付運營方,2023年正式投入運營。國際研究型醫院的建設,將加快更多自主研發新藥上市,幫助百姓更快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原創藥”“救命藥”,同時促進臨床和基礎研究雙向轉化,打通醫藥創新生態鏈的關鍵一環。

  圍繞主導産業發展,昌平區研究出臺了財源建設、醫藥健康産業、美麗健康産業、氫能産業、企業上市掛牌、人才保障房等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産業政策體系,為昌平培育優質增長點、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供了堅實支撐。高博醫療集團執行副總裁馮晨介紹,項目在推進期間,通過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共同努力,不僅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且創造了從項目簽約、規劃選址、方案設計到開工建設僅用時124天的“昌平紀錄”。小米二期項目探索出提前預審、並聯審批、容缺辦理等創新做法,僅用84天就完成了項目供地,形成了拿地即開工的“小米模式”。

  在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疊加優勢影響下,昌平“兩區”建設項目庫得以不斷充實。小米智慧工廠、百濟神州、華輝安健等398個優質項目落戶昌平,為全區産業發展積蓄了強大後勁。新生巢、飛鏢加速器等一批國際化、專業化服務機構入駐生命科學園。區內71家企業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其中國家級16家、市級55家,穎泰嘉和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之一,全區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促進城鄉治理協調發展

  建設城鄉治理協調發展先行區,既是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賦予昌平區的功能定位,也是市委市政府交給昌平區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昌平區圍繞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實施昌平分區規劃,形成32個街區控規、4個鎮域規劃、215個村莊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成果,繪製了昌平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回龍觀、天通苑是京北兩個超大型居住區,由於歷史欠賬多,交通擁堵、職住失衡、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人們印象中的“睡城”。2018年,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昌平區積極統籌確保項目落地,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基礎設施欠賬、公共服務短缺等問題。

  其中,10年未能打通的林萃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曾有居民説,“回天計劃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為此,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2018年底,昌平與海淀區、五星啤酒廠進行了多輪溝通協商,多方最終達成共識打通斷頭路。2020年6月30日,林萃路終於全線通車。

  2022年5月1日,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迎來了一週歲的生日。細數過往一年,這處“回天地區”的文化新地標作為“回天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之一,無論從基礎設施的硬體建設,到基層治理的軟體創新;無論是把精彩的文化生活輸送到社區居民中去,還是把廣大“回天地區”社群、社團吸引到文化生活的創造中來,都成績斐然。大家親切地説,“這是一個長在社區生活裏的文化藝術中心,回天人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隨著“回天行動計劃”持續推進,自行車專用路、天通苑體育館等85個項目已建成投用;定泗路、人大附中昌平學校二期等138個項目開工建設;成功打造“回天有我”社會治理創新品牌,培育孵化社會組織超過1600家,“回天地區”正蝶變為充滿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園。如今,新一輪迴天行動計劃也已發佈實施,將重點實施6個項目包,共113個項目,推動“回天地區”與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協同發展,在更大尺度範圍促進職住平衡。

  此外,昌平還在積極謀劃建設一座魅力新城,將新城東區建設成集商務、消費、科技、文化、休閒于一體的城市活力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目前,新城東區中心區前3名設計方案已經公佈,昌平區將積極邀請廣大市民建言獻策,綜合吸納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對優秀設計方案進行綜合分析和優勢融合,形成最優方案,並落到街區控規和綜合實施方案中。

  激活“京師之枕”文化生命力

  昌平上風上水、底蘊深厚,似“京師之枕”拱衛著北京城。這裡坐落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等享譽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産,分佈有白浮泉遺址、銀山塔林、和平寺、朝宗橋、北齊長城等218處各級文物,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在此交會。同時,昌平又是山清水秀、生態宜居之城,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分別達到48.3%和67.2%。每年春天,居庸花海中“開往春天的列車”已經成為市民踏春賞景、“擁抱自然”的知名打卡地。

  近年來,昌平區編制實施了“三條文化帶”昌平段保護髮展規劃,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出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網紅打卡地,形成農業嘉年華、居庸山月等品牌活動,環境秩序不斷優化。

  位於昌平的白浮泉,是京杭大運河引水段的最北端。自2018年開始,昌平區就著手對白浮泉遺址進行修繕,並規劃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目前,園內的都龍王廟圍墻、碑亭等均已完成維護,白浮泉已重新水花四濺,九龍池裏的水再度清澈,元明時期的白浮泉風貌已基本顯現。

  昌平區大運河白浮泉遺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葉建偉介紹,目前,昌平區正加快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昌平區還專門設立了大運河白浮泉遺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大運河白浮泉遺址文物的收藏、科研、陳列、修復以及科普教育和社會宣傳工作。

  依託白浮泉歷史文化遺産,昌平區接下來將進一步串聯長流惠澤、龍泉漱玉、山水清音等景觀節點,與濱河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間佈局,打造白浮甕山河文化景觀帶。同時保護好現有野生鷺鳥棲息地,提升九龍池水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昌平還將加強保護和利用好“居庸關”這張金名片,推動居庸關長城博物館建設,數字化再現長城歷史文化,講好長城故事,推動長城生態景觀修復,再現以“居庸疊翠”為代表的關溝72景。

  昌平是創新的沃土、投資的熱土,也是宜居宜業宜遊開放的樂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昌平區委將帶領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形成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首都功能載體,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綠色生態城市,努力創建國際一流的現代文明城區,努力共建國際一流的美好幸福家園,努力構建國際一流的善政善治之區,為將昌平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不懈奮鬥。(北京日報記者 孫雲柯)

  基層築堡壘

  匯聚改革穩定發展的強大力量

  昌平區在取得高品質發展階段性成就、擘畫“四區”建設新藍圖的背後,有一批優秀黨組織和優秀黨員,攻堅克難、勇挑重擔。他們或是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一線,或是在社會治理前沿探索協商共治,抑或是來到群眾身邊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昌平改革穩定發展的強大力量。

  為民服務有妙招

  在“回天地區”,伊然的名字家喻戶曉,原因很簡單,因為居民心裏清楚,遇到問題找伊然,什麼事都能解決好。作為龍澤園街道龍澤苑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伊然每天面對的事情平凡又瑣碎,用她自己的話説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憑藉一股闖勁和不服輸的精神,多年下來,伊然把社區管理得井井有條,成了老人眼中的“好閨女”、年輕人的“好大姐”。

  在服務居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伊然有自己獨到的辦法。“回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後,市體育局主動要為社區修建一條塑膠跑道,伊然滿心歡喜把消息發到群裏告訴大家,沒想到反對的居民意見強烈,不少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説,“跑道要是有毒,影響了我們家孩子那是一輩子的事,出了問題你可要負責。”

  平時愛笑的伊然這下笑不出來了,她慢慢冷靜下來,想了個辦法試圖做通居民的工作。趁著週末,她租來一輛中巴車,帶有意見的居民代表到當時正在修建塑膠步道的天通苑西一區實地查看。現場大家見到了真步道,不僅踩著柔軟,而且沒有異味,當場改變了意見。回到社區後,消息迅速擴散開來,同意的居民越來越多,一條650米的惠民健身跑道順利建成。就這樣,在伊然的帶領下,她所在的社區獲得了“首都文明社區”“北京市先進黨支部”等多項榮譽,她本人也先後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手、2019年度北京榜樣、第八屆首都道德模範等榮譽。

  伊然是個縮影,昌平區在探索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健全完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過程中,提煉形成了“五方共建”工作機制、“潘東工作法”、“永國熱線”等一批先進經驗,倡導“書記就是最好的12345”“有事請找我”等聯繫服務群眾機制,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水準,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幸福新家園。

  以過硬作風推動高品質發展

  45天,完成從拿地到預售全流程審批;15天,完成住建系統開發建設全部審批環節。中海盈潤薈智裏項目作為昌平區開展“作風建設年”主題活動、打造“昌通辦”服務品牌的標杆項目,實現了33個工作日從拿地到獲准預售全部審批流程,創下了昌平區開發建設並聯審批和住建系統審批的“新速度”,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標杆。

  今年年初,昌平區吹響“作風建設年”主題活動的號角,在全區黨員幹部中樹立重實幹、辦實事、出實績的鮮明導向,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突出問題,提出圍繞服務好群眾和企業,打造“昌快幹”主動治理品牌和“昌通辦”營商環境品牌,進一步改進和轉變黨員幹部工作作風,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爭先進、創一流。這次主題活動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以幹事創業為載體、以幹事創業為尺規、以幹事創業為動力,通過幹事創業檢驗作風、歷練作風、提升作風,從而更好地推進重點任務落地落實,推動昌平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自“作風建設年”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各部門、各鎮(街)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帶頭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密切聯繫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贏得群眾一片讚譽,也涌現出一批“快幹之星”和“通辦榜樣”,他們是“群眾利益無小事,接訴即辦見擔當”的張君穎、“同心抗疫為民安,不負一身藏青藍”的張彥田、“有形拆違,彰顯無形力量”的延壽鎮城鄉建設辦公室、“做好服務央企加減法,打造企地融合新機制”的李娜、“一流服務顯擔當,項目落地加速度”的區住房城鄉建設委開發建設行政審批科室……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昌平區將在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過程中,進一步增強作風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振奮精神、埋頭苦幹,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北京日報記者 孫雲柯) 

  百姓説變化

  張智宇 (天通中苑6號樓居民)

  過去曾經聽説過家門口要建小學,可沒想到建得這麼快,也就2年的工夫,在太平莊中街與立水橋東二路東北角的空地上,就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更讓我高興的是,我們家孩子如願以償上了這所學校,2019年9月學校首期6個班招生開學,我們是首批受益的家庭之一。

  這個地方以前我們吃完飯遛彎兒就常過來,現在孩子就在這上學,走路到校只要十幾分鐘,真的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高興。如今接受了高品質的小學教育,孩子的變化很大,課堂上老師不僅僅教授文化課,更重要的是還會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現在孩子回家,會主動要求做全天學習計劃,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張焱 (貝瑞基因政府事務部總監)

  貝瑞基因是生命科學園的企業之一,致力於基因測序技術向臨床應用轉化,深化基因檢測技術在生育健康、遺傳病、腫瘤領域的應用,成立7年就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與生命科學園大環境密不可分,這裡擁有國家級硬體條件,良好的政策環境,在這裡形成的聚集效應、創新氛圍、研發優勢、金融配套,以及生物醫藥領域完整的産業鏈和服務鏈,都讓貝瑞基因受益良多,我們可以更加專注且高效率地在基因測序領域深入研究。

  我們很高興成為全國首批享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准”政策紅利的企業,從提交材料到頒發證書僅用了40個工作日,相比正常申報流程大約節省了140個工作日,真正為企業實現了“減流程、減材料、減時限”,為企業後續的人才引進、生産經營、申報項目等環節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