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數字合作新亮點 同繪“絲路電商”新藍圖
來源:光明網  |  2024-04-17 17:07:08

  一面是眾多“中國品牌”揚帆出海,通過跨境電商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一面是不少海外品牌通過跨境電商完成“反向輸入”,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絲路電商”打開了一條雙向貿易通道,成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絲路電商”的加持下,中國與夥伴國的合作深度不斷強化,合作機制日趨完善,為各方共商行業新規則、共建産業新生態、共享數字新機遇作出重要貢獻。4月16日,眾多專家學者、行業嘉賓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期間,圍繞“絲路電商國際合作”這一主題建言獻策,熱議跨境電商的發展成果和未來趨勢。

  凝聚共識 共商行業新規則

  近年來,全球跨境電商規模處於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這背後離不開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為推進跨境電商産業發展的不懈努力。

  在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市場發展司貿易政策高級主管趙全看來,跨境電商也是國際貿易,要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和各國相應監管。國際組織在促進相關規則實施、提供公共産品、搭建公共交流平臺、提供發展援助等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李慶霜表示,中國始終致力於推進電子商務多雙邊國際合作,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提出數字時代互聯互通倡議,穩步推進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聯合有關國家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推動形成有利於跨境電商發展的國際環境。

  針對跨境電商國際規則相關內容,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了跨境電商工作組,並在烏鎮峰會期間發佈了《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規則體系發展研究報告》,提出促進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推動完善跨境電商國際規則的立場、主張與行動。本次論壇期間,《世界互聯網大會跨境電商實踐案例集(2024年)》正式發佈,世界互聯網大會希望搭建跨境電商實踐案例分享和交流平臺,推動全球跨境電商相關主體相互借鑒、優勢互補,形成促進跨境電商健康發展的營商環境。

  協同發展 共建産業新生態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5776億元,同比增長9.6%。與此同時,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産業集群茁壯成長,跨境電商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推動中國外貿高品質發展、催生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

  “某種意義上來講,跨境電商涵蓋了從工業製造到外貿的流通整個環節。”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健提到,跨境電商的産業鏈本身非常長,它不僅僅包括銷售這一端,還包括産品生産製造産業鏈。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完整的産業鏈和生態鏈。各環節間的協同創新,將推動跨境電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跨境電商如何助力産業鏈整合、數智化升級和産業競爭力提升?阿裡巴巴國際站中西部大區總經理汪永建認為,AI技術正在運用到跨境電商的全環節中,可以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更好應對環境多樣化、需求個性化的海外市場,為中小企業在整個外貿鏈路中賦能和提效。

  深圳市前海九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劉強認為,通過搭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可以實現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協作,從而提高整個産業鏈的運行效率。

  深化合作 共享數字新機遇

  借助於“絲路電商”,盧旺達的咖啡,巴西的松子、蜂膠,印度的手工藝品、香料等特色産品已成為熱銷商品,中俄貿易和跨境物流實現跨越式發展……從騎著駱駝運貨物到互聯網上跑數據,絲綢之路正在被賦予新生命、新價值與新可能。

  李慶霜指出,中國大力推動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積極拓展和深化國際合作,讓“絲路電商”表現出強大韌性和強勁活力,成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色名片。

  “格魯吉亞渴望在歷史性角色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為建設技術先進的現代數字絲路做出貢獻。”格魯吉亞發展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貝西克·布賈尼什維利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推動歐亞大陸國際合作和互聯互通的變革性力量,數字絲路將為所有參與國開啟新的進步和繁榮之路。

  在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看來,發展“絲路電商”,文化領域,特別是文化藝術品的流通是重要的突破口。“在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應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數字絲綢之路’,發展國際文化貿易,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趙全認為,在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時,政府方面可以去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參與多邊和雙邊的談判,進一步消除國際貿易當中的壁壘。

  實踐表明,數字絲路正在打破長期以來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技術瓶頸等問題。通過共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智慧物流體系等項目,數字絲路將帶動更多國家融入全球供應鏈,實現互利共贏。“絲路電商”國際合作舞臺也將愈加廣闊,成為各方共享市場紅利的全新機遇和路徑。(記者 雷渺鑫 李飛)

編輯:石麗敏
2023“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700X190 拷貝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