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絲路名人中國行"走進吐魯番 參訪團員期待"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

2017-11-24 16:34: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白俄羅斯成員品嘗坎兒井水 攝影:鄧晨曦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靳丹妮):11月24日,“絲路名人中國行”參訪團一行走進了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博物館,實地考察讓參訪團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第五季“絲路名人中國行”將近尾聲之際,參訪團成員們紛紛為新疆的發展點讚,並期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機遇。

  在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博物館,“絲路名人中國行”參訪團參觀了坎兒井的實物、模型,並品嘗了坎兒井的水。坎兒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創造的地下水裏灌溉系統,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創造“三大工程”。坎兒井水是天山積雪、冰川融化及雨水滲入地下形成的天然、無污染的礦泉水。

坎兒井模型 攝影:鄧晨曦

  據坎兒井博物館講解員介紹,吐魯番坎兒井最多時是上世紀50年代末,有1237條,現在仍在使用的300多條。一條坎兒井,一般長約3公里,最長者往往是幾條坎兒井相連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吐魯番居民艾合買提·買買提説:“坎兒井歷史年代非常悠久,這個古老的工程對我們的生態環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們的飲用水問題,灌溉農田問題,我們綠洲的生機就靠這個坎兒井。在以前,我們全部的水都要靠這個坎兒井,灌溉農田,現在有現代化設備,但現代化設備對我們生態化打擊其實非常嚴重,對我們坎兒井打擊也非常嚴重。坎兒井寓意著綠洲,坎兒井寓意著吐魯番的綠洲文化,坎兒井就是吐魯番的生命。”

  巴基斯坦嘉賓沙菲克·艾哈麥德·明哈斯表示,他在中國看到坎兒井很親切。他認為是“絲綢之路”將這一技術帶到了巴基斯坦:“剛剛在坎兒井博物館的參觀讓我了解到中國坎兒井的歷史最久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巴基斯坦也有坎兒井,但是巴基斯坦的坎兒井只有六到七百年。所以我覺得那時候應該是絲綢之路也把坎兒井的技術帶到了巴基斯坦。在坎兒井地下參觀的時候,我感受到了當時的中國人民非常勤勞勇敢,中國人民創造坎兒井的智慧非常讓我欽佩。”

參訪團成員在坎兒井博物館觀看豎井模型 攝影:鄧晨曦

  第五季“絲路名人中國行”活動於11月16日正式啟動。在十天的時間裏,來自土耳其、約旦、白俄羅斯、蒙古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11名參訪團成員,走訪了包括北京、烏魯木齊、喀什等多個城市,感受中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了解“一帶一路”的發展前景。活動將近尾聲之際,土耳其《民族報》安卡拉分社副社長托加·沙爾丹感觸頗深。他説,這是他第二次來到新疆。這次的新疆之旅讓他了解到中國政府為幫助新疆發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他親眼看到了新疆這幾年的巨大變化,並見到了新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新疆作為樞紐地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次的參訪他除了看到新疆的快速發展之外,也更深地理解了“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他説:“我覺得在未來,以十年為限,在面對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國際外部環境的情況下,‘一帶一路’確實預示著中國正在向更加開放,更加面向國際社會促進共同發展的路上一步一步邁著堅實的步伐。通過這樣的一個訪問,也能讓我親眼看到和體會到這一點。所以説,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旅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