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春
2021-01-26 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馮長春長期從事城市與區域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等領域的理論研究、規劃實踐和人才培養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了不同層級的城鄉與區域規劃項目,完成山東、天津、武漢、鄭州、廈門、南寧等6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城鎮化和城市發展戰略、城鎮體系、土地利用、城市總體和鄉村建設等規劃;承擔國家863、科技支撐計劃、水專項、公益性行業專項及自然基金等重大和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2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中文論文180多篇(核心期刊161篇)、英文論文30多篇(SCI/SSCI/EI收錄12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和教材11部,“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土地與住房研究》和《村鎮區域規劃與土地利用》叢書主編;在新型城鎮化、縣域規劃、村鎮發展與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評價以及住房發展等方面取得較突出的原創性成果,豐富了城鄉規劃、土地科學和人文地理學科理論和技術方法,獲得國家、省部級及國際科技獎勵30多項,專利5項,多項成果和規劃技術方法被實施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主要科技成就和貢獻有:

  (一)城市與區域規劃

  八十年代中期,結合城鄉建設部的《中國城鎮化道路》研究課題,分析了我國城市體系的空間格局及其演變規律和特徵,提出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城市經濟區為依託,以交通幹線為骨架的“點-群-軸-帶”的城市空間佈局方案,被城鄉建設部規劃司主持編制的2000年中國城鎮體系規劃採納,同時作為中國城鎮化道路課題的重要研究內容。《中國城鎮化道路》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結合濟寧市國土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研究出“縣域規劃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在廣西南寧、浙江溫州等城鎮體系規劃中應用,並在清華和北大為城市規劃的學生講授,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基於中國國情,針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和土地規劃在規劃體系、技術平臺及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從規劃基期、規劃期限、規劃內容和空間發展邊界四方面探索城鎮"三規合一"的協調路徑和規劃框架,探索性建立了“多規融合”的小城鎮規劃技術體系。作為主要研製者,研究的《小城鎮及相關區域規劃設計導則和標準》,獲得2006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馮長春教授在研究區域和城市發展與規劃技術政策方面成效顯著,這些技術成果在指導地方發展實踐和促進我國城鄉規劃技術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XXXX年獲得全國優秀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獎。

  進入新世紀,結合承擔863項目武漢水專項:受污染水體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的城市水體水質改善和生態恢復相適配的景觀工程建設課題,提出“活水、凈水、秀水”的生態規劃和自然工法修復技術,把水體修復和城市景觀有機融合,規劃設計出武漢漢陽六湖城市水體凈化的濕地系統和琴斷小河生態景觀規劃與整治方案並付諸實施,實現了漢陽六湖和琴斷小河水環境品質的改善,再造了漢陽水體景觀。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對我國城鎮化的資源環境基礎及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了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和資源城鎮化的理論和實現途徑,創新提出了城鎮化進程中“人-業-地-錢(財)”的土地開發模式和基於發展權的利益分配機制,在河南省推廣應用,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鄉村發展與村鎮規劃

  “十五”以來持續開展城鎮化和村鎮建設領域的技術支撐研究。他是城鎮化與村鎮建設領域科技發展規劃的主要編制者, 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綠色宜居村鎮科技科技研發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負責人之一。他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和重點項目《村鎮區域規劃與集約發展》的總負責人和首席,研究和研製出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耦合技術、村鎮空間規劃三維模擬系統、智慧化輔助設計系統和村鎮空間規劃標準導則、村鎮發展潛力評價技術模型、村鎮重構的空間模等關鍵技術、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等多種類型的系列技術成果。這些技術成果在山東、江蘇、廣東、河南、湖南、重慶、天津等地及汶川水磨鎮震後重建中示範和應用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1年獲得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不同技術類型成果分別於2005年、2016年和2018年三次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汶川水磨鎮災後重建規劃獲聯合國人居署最佳範例獎。  

  (三)土地利用與住房發展

  馮長春教授以城鄉發展規劃、土地資源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主線,將相關理論研究與我國國情下的城鄉發展特色緊密結合,在城鄉發展和建設規劃、城鄉土地利用規劃與評價、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規律機制和理論方法的研究探索,在豐富和發展城市與區域開發、城鄉土地利用及住房建設等理論和技術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他是改革開放後最早研究城鎮土地利用品質、土地級差收益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專家,率先提出土地綜合分析技術和理論,建立了多因素綜合評價和級差收益測算模型及基準地價技術方法,開創性建立了我國土地分等定級和估價的理論方法體系,為國家土地管理局研製了城鎮土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提出城市多核波浪式地租曲線,填補了國內空白(被專家鑒定為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優秀成果一等獎。被國家《城鎮土地定級技術規程》、《城鎮土地分等定級技術規程》、《城鎮土地估價技術規程》和《農用地估價技術規程》等採納,在全國實施,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董黎明、胡存智、馮長春、廖永林等撰寫的著作《城鎮土地定級原理與方法》(1992),成為指導全國城鎮土地分等定級的理論方法和制訂技術標準、技術規程的依據。對中國城市土地有償使用的地域差異及分等深入研究,把全國的城市分為七個等級,為國家制定土地有償使用的宏觀政策,徵收耕地佔用稅提供了依據。

  首次對我國各省建設用地變化特徵和動力機制研究,分析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影響因素及區域差異,通過對城市土地利用強度空間結構、城市規模分佈以及農村居民點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基於城鎮土地利用變化規律和機制,提出全國城市和村鎮用地集約利用標準和區劃,納入《全國土地利用規劃綱要》。提出城鎮建設用地潛力分析評價理論框架,構建了存量土地利用挖潛模型和集約利用技術方法,被廣州、北京副中心等規劃採納。

  深入分析技術、資本和人口與土地利用投入産出關係,2006年率先研究了“土地資源資産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成果被國家統計局採納。

  深入研究了土地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的發展規律和機制,提出了住房建設發展模式。總結了我國房地産市場與住房保障供應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了土地、住房與城市規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探討了完善社會化、市場化的住房供應體系,提出了房地産市場差別化調控機制,建立差別化多層級—梯度供應的城鎮居民住房建設與供需體系和運行機制。研究了城市地價、房價的時空格局及演變規律和驅動機制,構建了特徵價格模型,分析了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對地價和房價的影響,揭示了影響地價和房價增值的驅動機制,為政府合理佈局基礎設施,優化配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的價值,提供了理論依據。研究住房與城市規劃關係及住房價格的空間演變規律,提出多層級多主體住房保障體系及利用集體土地建設公租房的方案和政策,被主管部門採納並在北京、上海等十幾個城市推廣應用,獲世界華人不動産學會一等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