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保險+科技”雙重優勢 平安産險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0-24 19:40:44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田渝兵):10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上正式發佈保險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其中“平安扶貧保”模式深度融合平安産險“保險+科技”雙重優勢助力脫貧攻堅,獲評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據悉,該論壇是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活動,由2020年扶貧日系列論壇組委會組織。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平安産險積極響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積極創新,充分發揮“保險+科技”雙重優勢,不斷完善打造了“平安扶貧保”産業扶貧長效模式。截至目前,平安産險已經在14個省份的貧困地區,落地101個産業扶貧項目,提供産業扶貧貸款近8億元,連結建檔立卡貧困戶7.5萬人次,帶領各地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保險扶貧 撬動鄉村産業發展 

  平安産險積極發揮保險社會穩定器和經濟減震器作用,率先推出全國以保險創新撬動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精準連結貧困戶的金融扶貧模式——“平安扶貧保”模式,並在實踐中積極創新産品,不斷完善“平安扶貧保”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産前撬動扶貧資金+産中賦能品牌建設+産後防止返貧”的全方位生産生活保障。

  在産前,平安産險直擊扶貧産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風險高等痛點,通過“信用保險+免息免擔保”的方式撬動産業扶貧資金精準滴灌到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利用生産資料發放、高價訂單回收、勞務雇工、參股分紅的形式,充分調動企業和貧困戶積極性,實現興一個産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在産中,為幫助扶貧産業、扶貧産品走進市場、贏得市場,平安産險運用食品安全責任險為扶貧農産品品質提供保險背書,幫助打造品牌效應,長效提升産品銷量。在産後,為鞏固産業扶貧成果,平安産險通過特殊農險、指數保險、人身意外險等一攬子保險扶貧方案,全方位保障農戶生産生活持續穩定。截至2019年,平安産險"防貧惠農保"累計為1.6萬名貧困戶提供返貧兜底保障。 

 科技賦能 打造長效脫貧機制

  為了進一步建立長效脫貧機制,平安産險在保險扶貧的基礎上,借助區塊鏈信息不可篡改、上鏈信息共識等特性,搭建區塊鏈産銷溯源平臺,開發出生産品質管理、産品追溯認證、市場決策分析三大功能,推動特色扶貧産業和産品向中高端價值提升,實現農戶收入可持續提升。

  寧夏中寧枸杞智慧扶貧基地就是一個具體案例。在智慧農業産銷溯源平臺幫助下,枸杞生産企業可以自動記錄枸杞全生長週期情況,並針對每一片枸杞建立線上生産日誌,對生産加工過程及具體操作人員進行實時記錄,幫助産業完善生産標準,比如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安排灌溉施肥時間、提前預防病蟲害等。

  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 “平安扶貧保”模式依託“保險+科技”力量,逐漸完善成為一整套“金融造血、精準幫扶、長效促進、防貧兜底”的長效脫貧機制,為脫貧攻堅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子。

  2020年5月,在雲南怒江州,平安産險與怒江州充分協商溝通,突破“一企一審核”模式,一批次支持怒江州82戶“農家樂”項目和春林實業扶貧項目,共提供2077萬扶貧貸款貼息支持,帶動44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預計年戶均增收2000元。2020年6月,在四川涼山州,平安産險通過續貸繼續為昭覺縣橄欖油産業,提供2300萬産業扶貧資金。

  據統計,自2017年産業扶貧項目開展以來,平安産險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地8個産業扶貧項目,通過“平安扶貧保”累計帶動産業扶貧貸款9677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超1365戶次,預計年戶均增收約2500元。

  在重慶,從2018年在奉節落地第一個項目至今,“平安扶貧保”已落地6個項目,協助提供扶貧貸款共計1610萬元,通過生産資料幫扶、定向回收幫扶、季節性用工、持股分紅等形式,實現帶動和幫助貧困戶1122戶。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