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決賽在璧山區舉行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2-03 11:42:43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1月30日-12月1日,重慶市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決賽將在璧山區舉行,來自萬州區、涪陵區、渝中區等21個區縣選送的36個節目進入決賽,決賽表演分為舞蹈類、聲樂類、器樂類和戲劇類,屆時共217名演員將參演,並最終評出一等次節目4個、二等次節目8個、三等次節目12個。

  據悉,本次活動以“決勝小康,奮鬥有我”為主題,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十三五”期間重慶殘疾人特殊藝術發展水準。活動中許多節目都將殘疾人的特殊藝術才華進行了充分展現。

重慶市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決賽在璧山區舉行

殘障兒童表演的節目  攝影 肖紅光

  其中,渝中區的參賽節目《聲生不息》用師生情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觀眾。該節目由重慶市聾啞學校的13名學生參演,講述了一群已經畢業多年的聾孩子回到母校看望曾經的老師的故事。孩子們在短短幾分鐘內,用音樂與舞蹈的交融表達出再見之喜和分別的不捨。據該節目的指導老師喻圓園和譚道芬介紹,《聲生不息》舞蹈動作看起來比較簡單,主要在情感戲上,但情感對孩子們來説才是最難的。不過這些孩子們通過近3個月的反復練習、反復琢磨,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向上、不畏困難,最後都完美呈現,為她們的精神感到驕傲。

  聾啞孩子們雖然聽不見,可他們對節奏感十足的鼓舞也一樣可以踩著節奏表演很嗨,璧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的12個孩子錶演的舞蹈《嗨!鼓娃》就用他們的節奏揮舞出了一支生命的節奏律章。該節目的主角羅健,今年14歲,是一個聾啞孩子,卻是一個很喜歡跳街舞的動感男孩。該節目是以他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一個愛打鼓的男孩,用自己的熱情感染並帶動身邊的朋友,用節奏揮舞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璧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安秋瑾老師表示,聾啞孩子們對節奏的“快、中、慢”變化很難掌握,訓練非常困難。練習時,老師們就跟著節奏拍打孩子們的身體,幫助他們感受節奏的變化。由於沒有打鼓的基礎,又聽不見音樂的變化,有個孩子反復練習多次後還是找不到節奏,就著急的想要放棄,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最終堅持下來,跟著節拍完成了演出。

  重慶市殘聯宣文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殘疾人藝術匯演每四年舉辦一屆,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是展示殘疾人特殊藝術才華的平臺。本屆匯演首次放在區縣,是基於璧山區的區域、交通等優勢,希望璧山區匯聚各方力量,把這次匯演辦成一次歷屆演出水準最高、組織保障最有力、接待服務最優的殘疾人藝術盛宴。

  此外,璧山區12月3日下午還將在璧山區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慶祝“國際殘疾人日”暨重慶市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彙報演出活動。(文 肖紅光 冉黎黎 編輯 付意菲)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