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賀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開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1-19 17:18:26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田渝兵):“鼠趁三更去,牛馱五福來。”2021年是農曆辛丑牛年,在傳統農耕社會中,牛是“六畜”中的大型牲畜,不僅是人類重要的肉食、皮革物料來源,還是重要的畜力,被稱作“農業之本”。家牛勤懇溫順,任勞任怨,其奉獻精神歷來為人們所謳歌,喜牛愛牛傳統在千百年的積澱融合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牛文化。牛年伊始,一年一度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文化系列展覽”如期而至,此次展覽用一百餘件與“牛”相關的珍貴館藏文物,為廣大市民預備了一場五味俱全的“解牛”之宴,展出時間為2021年1月19日-4月30日。

(有修改)【A】“百牛賀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開展

“牛氣沖天”展廳   攝影 田渝兵

    此次展覽分為“牛馱五福來”“牛氣沖天”兩個板塊。其中,微展覽“牛馱五福來”位於博物館一樓大廳中庭,以館藏《五牛圖》開篇,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中“牛”的主要形象與內涵。主展廳“牛氣沖天”位於博物館三樓臨時展廳C,以唐代詩人柳宗元的《牛賦》作為切入點,用“物大為牛”“服箱耕田”“以受多福”三個單元,分別講述牛作為家畜,從古至今,在中國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即骨骼血肉的動物之牛,農耕節慶的習俗之牛,以及儒釋道學的信仰之牛。

(有修改)【A】“百牛賀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開展

部份展品   攝影 田渝兵

  展品類別豐富,涉及書畫、年畫、甲骨、陶器、瓷器、銅器以及各類牛角製品,許多為極少露面的珍品,如商代“牛”字甲骨、戰國銅犁鏵、劉海戲蟾圖伏牛硯、清代畫家潘林臨摹的《五牛圖卷》、現代畫家閻松父創作的《桃林百牛圖卷》等。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