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2021年3月10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印發《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産發展實施方案》,針對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産發展作出統籌部署。
據悉,近年來,重慶市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宜機化改造,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進一步提升。但受農業比較效益偏低、耕種條件差、農民外出務工等因素影響,部分區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現象,導致土地資源浪費、耕地品質下降,給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帶來一定影響。
結合重慶市撂荒地利用現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提出各地要充分認識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把耕地資源用足用好。各地區應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將統籌利用撂荒地情況納入區縣綜合目標考核指標,層層壓實責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此外,各地區應加強耕地撂荒情況跟蹤監測和督促檢查,強化考核結果應用。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要求,堅持分類指導,有序推進撂荒地利用。各地區應建立信息臺賬,制定統籌利用撂荒地具體方案,將平原地區撂荒地優先用於糧食生産,對丘陵地區撂荒地,宜糧則糧、宜特則特。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提出,強化政策扶持,引導農民復耕撂荒地。各地區應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釋放價格信號,健全補貼機制,完善保險政策,加大創業支持,提高種植比較效益。此外,各地區應加快設施建設,改善撂荒地耕種條件,將具備條件的撂荒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範圍,儘快修復因災損毀的撂荒地,對撂荒地開展地力培肥,加快適合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製造。為規範土地流轉,促進撂荒地規模經營,各地區應該健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和産權交易市場,引導長期外出務工、家中無勞動力的農戶流轉土地經營權,指導流轉雙方將防止耕地撂荒要求納入流轉合同內容。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強調,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準還應加強指導服務。各地區應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大宣傳引導,利用傳統和新媒體,採取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國家耕地保護法律法規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廣大農民群眾珍惜土地、用好耕地。(文 肖紅光 杜亞菲 編輯 付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