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重拳嚴打多方共治 撐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傘”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3-16 08:39:42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重慶市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軍就重慶嚴打各類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活動的舉措做了相關介紹。

  重拳嚴打侵權假冒

  為了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重慶開展了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聯合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活動。

  徐軍介紹,近年來,重慶重點打擊了商標侵權、假冒專利、侵犯著作權、倣冒混淆、侵犯商業秘密、産品品質違法、制售假劣、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重點聚焦互聯網、農村、城鄉結合部、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貿市場等領域;加強對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械、成品油等工業産品以及農資用品、書籍及音像製品、煙草等商品的品質安全監管。

  據了解,2020年,重慶開展了“鐵拳”“藍天”“綠色技術”等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全市行政機關查處侵權假冒案件9054件,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553件,公安機關立涉假刑事案件459起,破案375起,檢察機關批捕侵犯知識産權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33起62人,起訴108起209人,各級法院共審結侵權假冒刑事案件120件。

  大數據、智慧化賦能

  為推進網絡購物新形勢下,打擊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的工作,重慶加大了現代化科技執法的力度,大力發展智慧監管、智慧執法,打造情報信息中心,構建起全市打假情報工作大平臺。

  “我市建立了本地重點品牌目錄庫、社會信息員目錄庫等信息庫,建設了具備司法鑒定資質的電子取證實驗室,通過源頭追溯、在線識別等技術手段固定證據,積極化解侵權假冒行為發現難、取證難等問題。”徐軍説。

  據介紹,為讓大數據和智慧化賦能打擊侵權假冒偽劣行為,重慶市公安局完善了全國公安機關首個打假業務綜合信息系統,並探索推出了“互聯網+警企”合作的大數據情報導偵新模式。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建成了重慶市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綜合管理平臺、執法易農資打假案件信息平臺、農藥獸藥溯源監管平臺,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水産業三大業態和農藥獸藥生産使用全鏈條。

  此外,重慶還開發了全市“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侵犯知識産權制售假冒偽劣行政處罰案件通過平臺可錄入信息系統,進一步打通行政處罰與刑事司法的移送通道,加大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

 聚焦民生多方共治

  徐軍分析,當前打擊侵權假冒面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違法行為組織化、境內境外互動化等多重挑戰,假冒偽劣的産生存在違法成本太低、維權成本太高、信用懲戒力度不足的問題。

  徐軍表示,重慶將多方發力、推進社會共治,強化社會監督功能,暢通舉報渠道,營造輿論引導、媒體監督、群眾參與、社會助力、舉報獎勵的大環境。在“3·15、4·26、5·10”等重要時間節點,重慶將開展宣傳活動,曝光典型案例,形成社會共治的輿論氛圍,共同織好消費者權益保護網。(文 楊坤海 曾靜 編輯 付意菲)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