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新時代 美好新生活】重慶市規劃局原副總工程師李世煜:高品質推動重慶“城市更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6-29 10:44:10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周利宏):日前,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指導,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攜手重慶市房地産業協會共同舉辦的《“十三五”觀瀾·看城市高品質發展:講好美麗重慶城市建設故事》系列活動已正式開啟。重慶市規劃局原副總工程師、資深城市規劃專家李世煜就重慶最新規劃佈局、重慶城市更新與重慶城市人文歷史挖掘等話題進行了解讀。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兩江環抱、形似半島的重慶母城四度築城,三次建都。悠悠千年時光中,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紅岩精神匯聚、交融於此,始終是巴渝長卷點睛之處。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佈局和結構日趨合理,“城市更新”成為中國經濟新風口和未來城市發展的熱詞。重慶母城的“城市更新”將秉持哪些宗旨?最新的重慶國土空間規劃在城市發展方面呈現哪些特點?重慶母城最值得保護挖掘的城市歷史文脈又是哪些?

  保護重慶母城文化特質 全力推進“城市更新”

  問: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地産行業發展開始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城市更新”成為中國經濟新風口和未來城市發展的新熱詞。你如何看待重慶的“城市更新”?

  答:“城市更新”是一個非常好、非常恰當的概念。從1978年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把城市開發稱為“舊城改造”。嚴格地講,“舊城改造”這個詞並不貼切,沒有體現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後來我們更多地將其稱為“舊城保護”或“舊城保護更新”、“新區開發”,但都沒有“城市更新”準確、恰當。從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角度看,我們一直主張避開舊城到新區去進行開發建設。我國建築規劃界前輩梁思成就主張對北京古城及古建築、古城墻進行完整地保護。他和其他前輩建議在西郊建設北京新城,從而保護好古都北京城,不在古城內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

  由於歷史原因,重慶在這方面也走過一段彎路。在“舊城改造”階段,重慶曾拆掉了不少富有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具有城市歷史故事,體現了重慶城市特質的一些歷史街區,令人深感遺憾、可惜。譬如三十年前拆掉的臨江門吊腳樓片區。從重慶城的山水城市形態來看,臨江門是老重慶城的正北門。城門外高坡之下就是嘉陵江碼頭,自古就是山城重慶易守難攻的重要防護區域。由於山坡陡峭、石階曲折,大片大片的吊腳樓重重疊疊依山而建,構成了長江上游極具個性的民宅群。如果老臨江門片區得以保留保護,現在完全有條件申報納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重慶的山城寬幕電影院于1960年建成,1996年拆除。這期間,它一直是兩路口地區的地標性建築。建成之時,它是中國第一家最先放映70毫米身歷聲影片的電影院,可以容納1500多人賞片觀影。它在1989年曾入選當時重慶首批十大建築,其秀麗的外貌和豐富的時代精神,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而後,重慶市委、市政府作出判斷和決定,在渝中重慶母城範圍內,除歷史文化遺産的修繕保護與活化利用及重慶公共設施現存建設外,停止進行房地産開發活動。保護重慶母城文化特質,就是保護重慶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這也是“城市更新”理念在重慶最直觀的詮釋。

  最新空間規劃強調重慶有機、生態、可持續發展

  問:作為重慶資深城市規劃專家,能否請你介紹下最新的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情況?

  答:我個人僅僅是重慶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領域的一員老兵,很多老專家、老領導給予我寶貴的教誨和啟迪。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關係到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重慶市于2019年啟動編制的《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前正在進行社會公示。此次規劃範圍為重慶市行政轄區,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和明月山等主城“四山”,縱貫主城南北,是重慶主城核心區極為重要的生態屏障。2019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宣佈主城“四山”範圍內未建設區域,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

  《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劃定了生態、生活、生産三大空間,同時劃定重慶的生態紅線。守住生態底線就是守住我們的飯碗,保護我們的糧食安全,就是從宏觀“守住自己的健康生存空間”。我們要劃定城市發展建設的邊界,要科學、合理地劃定一個城市的建設邊界線。在全市的規劃及各個區縣(自治縣)、各個鄉鎮的國土空間規劃裏面都要劃定城市建設邊界,用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化,保證我們的城市有機、生態、可持續發展。

  深入挖掘開埠文化、抗戰文化、山城江城風貌

  問:您認為未來在進行城市文化建設時應該如何挖掘重慶老故事,打造重慶城市名片?

  答:重慶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岩精神”發源地、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等名片影響深遠。此外,兩江交匯的重慶還有自己獨特的山水城市特質和顏值。

  挖掘重慶老故事,打造重慶城市人文名片,首先要重視重慶悠久的歷史。重慶作為長江上游很早開埠的城市,當年的洋行、公館、會館、金融機構、外國駐渝領、使館、外國兵營舊址,以及很多有故事的老街區分佈在兩江岸的峰谷和濱水地帶,這些均是重慶城市的珍貴記憶和財富。

  其次,應儘量挖掘重慶作為抗戰時期首都的歷史,對其中具有重大史實意義的建築和街區要更好地整理、分類保護修繕,展示重慶人民忠貞愛國、抵禦外辱的精神和情懷。

  第三,應該保護好重慶山城江城的風貌。重慶的兩江四岸格局特色令人震撼、令人難以忘懷。我們應該把沿江地帶守護好、建設好,要有序地選擇建設地段,合理地確定新建建築的位置、功能、高度、體量和建築特色;要儘量保護沿江的小山頭、小溪河口的和諧自然,將有些小的臨河口有意識地保留下來,比如長江的郭家沱、廣陽島、瑪瑙溪、玄壇廟、彈子石、魚洞、白羊灘等地段,嘉陵江的忠恕沱、磁器口、禮嘉、悅來和井口等地段,使重慶兩江岸線呈現生態自然的迷人景觀,讓我們的城市形態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麗動人。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