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7月20日,中國·重慶(石柱)第五屆康養大會中醫藥産業發展專題研討會在石柱縣黃水鎮舉行。中醫藥行業協會代表、企業家、專家學者等齊聚黃水,共同探討沉澱五千年的中醫中藥文化精髓,為石柱縣中藥材産業發展“把脈定向”。
石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榮華致辭 攝影 耿駿宇
“目前,全縣種植中藥材品種近20種,面積達30萬畝;有産地初加工企業47家、飲片生産企業4家、深加工企業2家,年加工能力超過6萬噸;深度開發了黃連牙膏、黃精飲料、木瓜果飲等系列康養産品。”石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榮華表示,石柱正在推動産業鏈不斷延伸,推進中醫藥與康養産業深度融合。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授、主任藥師陳紹成認為,石柱應該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到“康養石柱”,進而發揮出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他提出了三條路徑:一是創建全國首個藥用植物生態康養旅遊“大中小學校集體夏令營”,二是加大土家醫藥的整理與挖掘,三是建設立體藥用植物生態農業助推中醫藥康養産業發展。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何先元介紹,如今,黃精的産品開發方向主要有藥用、保健品、食品、化粧品、其他門類五個方面,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據了解,石柱生態良好,中醫藥資源豐富,境內野生中藥材有1700余種,盛産黃連、黃精、天麻等中藥材。重慶石柱作為中國黃連之鄉,黃連年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60%,佔全世界黃連産量的40%,年交易量達4500噸,佔全國交易量的90%以上,並且擁有全國唯一的黃連種質活體基因庫和黃連專業市場。(文 繆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