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重點聚焦“促進産業、人口及各類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為川渝兩地人社領域合作增添新引擎、開啟新篇章。
據了解,川渝兩地人力資源豐富,為健全有利於更高品質就業的促進機制,兩地人社部門大力支持川渝兩地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積極協調加大中央財政對川渝兩地就業補助資金的支持力度,把川渝兩地作為高品質就業試點的優先地區;支持川渝兩地推進就業服務協同化、一體化發展,建立川渝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數據庫,並指導兩地開展新就業形態研究,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打破創業擔保貸款戶籍壁壘,共建川渝創業導師庫和創業培訓師資庫,共享創業資源;將就業優先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提高川渝兩地就業政策共享水準,逐步縮小川渝兩地政策差異。
為促進兩地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深度融合,川渝兩地人社部門將協同打造川渝兩地人社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場景,逐步形成政府機構、企業、個人等多方信息共享生態圈。同時,兩地將協同推進社會保障卡地方性法規出臺,推廣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此外,在建立普惠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川渝兩地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川渝兩地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網上辦、加速辦”。
在推動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和打造技能巴蜀高地,人社部將支持川渝地區健全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構建人力資源服務與産業協同發展體系,同時,在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川渝兩地則將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加大川渝人力資源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力度,建立川渝兩地人才共引共育共用機制,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同時,兩地還將合力建好“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合作開展鄉村工匠技能開發評價試點,共同打造巴蜀技能競賽品牌。
據悉,川渝兩地自2020年4月啟動人社領域合作以來,累計簽署合作協議95個,開展重大活動35場;川渝互簽電子社保卡7.6萬人次,互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轉移3.7萬人次,互辦待遇資格認證4.5萬人次;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服務團,先後組織462名川渝各領域專家人才共同走進9個市(區)縣開展綜合示範性智力服務活動,累計達成合作意向109項;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業創業活動周,達成投融資意向1.2億元,促成就業意向2萬人;第一批24項“跨省通辦”事項2021年上線以來日均辦理業務近600件,服務9萬餘人次。(文 萬乙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