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肖紅光):9月4日,隨著測量工程師用相對坐標調索器對郭家沱大橋主纜索股線形完成精確測量,由中建股份承建的國內最大跨度公軌兩用懸索橋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順利完成主纜架設,標誌著大橋順利轉入緊纜、索夾吊索安裝和鋼桁梁吊裝階段。
建設中的郭家沱長江大橋 攝影 咼佳
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作為重慶快速路網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403.8米,以“門楹納水”為設計主題,將水元素融入傳統門式橋塔,建成後將有效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統,在連接“兩江四岸”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為推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重要保障。
據中建橋梁相關負責人介紹,主纜是懸索橋中主要的、暴露在戶外的、不可更換的、幾乎不可加固的金屬構件,也被稱為懸索橋的生命線。郭家沱長江大橋每根主纜從北錨碇到南錨碇的通長索股為133股,每根索股由127根直徑為5.45毫米的鍍鋅高強度鋼絲組成,每根主纜共16891絲,主纜施工採用預製平行鋼絲索股(PPWS)法。
據悉,由於郭家沱長江大橋橋位處於開闊水面、大風頻繁,測量控制難度大,主纜線形受熱脹冷縮影響較大,架設品質關係到主纜的受力均勻以及耐久性,對纜索系統施工精度要求高,所以主纜架設的品質控制是本工程的重點。郭家沱大橋項目團隊以“BIM+智慧工地”為驅動,結合無人機、三維掃描、大數據、物聯網、雲平臺等一系列高新技術,對主纜施工全過程進行嚴密監測和控制,確保大橋時刻處在良好的施工控制狀態;採用了國內先進的智慧溫度實時監控採集系統、高精度紅外測溫系統及0.5S級高精度測量儀器,最大限度減少測量誤差;進行專項課題研究,以懸索橋主纜預應力錨固施工技術研究和懸索橋主纜索股均勻性控制技術研究為主要內容,為項目高品質施工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