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全國率先出臺《鞏固拓展人力社保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持續實施就業創業增收、職業技能提升、鄉村人才開發、社會保險擴面提質、定點幫扶暖心等“五大行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到2025年,重慶市脫貧人口就業規模將保持在76萬人以上,累計開展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創業人員等群體技能培訓50萬人次以上,累計新招募“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3000人以上。
按照《方案》,重慶將推進實施就業創業增收行動,強化就業精準服務,“一對一”開展就業幫扶,拓寬就近就業渠道,深化勞務協作轉移,打造勞務品牌,提高勞務輸出品質,並強化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幫扶車間幫助脫貧人口就近務工增收為例,目前重慶473個就業幫扶車間已吸納9986人就業,其中脫貧人口4121人。
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將組建專家服務團到鄉村,把鄉村人才開發工作與就業工作聯動起來,發揮高層次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基層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不斷增強鄉村發展活力,拓展農民的增收渠道;加強鄉村公共服務人才培育,加大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專技人員招聘力度。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還將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進社會保險法定人群全覆蓋,完善代繳政策,提高代繳金額,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9.9%以上;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推動應保盡保。同時,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將實施定點幫扶暖心行動,採取“多對一”支部聯建模式,加強定點幫扶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支持定點幫扶村開展“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確保農業富餘勞動力“應轉盡轉”。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介紹,重慶將聚焦重點幫扶區縣和鄉鎮,精準摸清需求,建立“一人一檔”,創建就創基地,打造勞務品牌,開展特色培訓和新職業培訓,幫助包括脫貧人口在內的更多農村勞動力找到“飯碗”、端穩“飯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 萬乙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