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12月15日,“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大足石刻文創園。媒體記者們走進大足,先後參觀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文創園等,感受千年文旅盛宴。
近年來,大足區突出文旅特長、産業特色,圍繞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際文旅城”這一總體目標,傳承利用文化資源,打造産文旅融合的升級版,實現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據了解,大足石刻文創園區位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渝蓉高速、大內高速、南大瀘高速三條高速路穿境而過,可直接輻射中國西部數十個城市;園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之石篆山石刻,雕鑿于北宋時期;曲水河、響水河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形成兩河三岸的美麗景觀。
自2019年6月以來,園區已引進企業151家(含園中園企業)、協議引資180億元,入駐企業來自福建、雲南、浙江、廣東等地,包括城市雕塑、石雕、木雕、玉雕、數字文創、文旅農旅企業,並引進包括大國工匠張建奎,天津“泥人張”傳承人陳毅謙、玉雕名家于雪濤、東陽木雕代表人物黃小明等省級及以上工藝美術大師27名。
園區展品 攝影 董玉
園區建設規劃模型 攝影 董玉
據悉,大足石刻文創園堅持“園區即景區”理念,全力打造“文化+産業+旅遊”的特色園區。園區建築力求有特色、有文化,主幹道沿線以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為主,淡化工業園區形象,力爭建成公園式小鎮、景區式園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環境。
目前,落戶企業和園區配套設施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在入駐企業方面,六匠文創、藝鼎雕塑、石文化産業園、蓮山雕塑藝術基地、富瑞雕塑等項目陸續建成投産,已累計完成投資超30億元。配套設施方面,園區一期8公里道路已基本建成,二期約5公里道路即將開工建設,商貿中心、展覽中心、安置小區、大師工作室等項目即將完成主體工程。(文 張世美 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