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田渝兵):“開門!我們是派出所的!”1月19日,重慶市南岸區公安分局花園路派出所民警陳小兵經歷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1月19日下午,花園路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詐中心發來的一個高危預警:轄區居民張女士極有可能正在遭受冒充客服類電信網絡詐騙。接到預警後,值班民警立即電話聯繫張女士,但是電話一直無法接通。時間就是金錢,陳小兵駕駛警車,他的搭檔負責核查居民住址,僅用時5分鐘便抵達了居民家門口,成功勸阻了這起可能發生的電信詐騙案。
通過查看張女士手機,民警發現,因為她點擊了詐騙分子提供的連結,從而使手機被植入了惡意插件,讓電話只能打出不能打進。張女士驚魂未定地説:“要不是你們及時趕到,我卡裏的50余萬元可能全都被騙了。一直以為網絡詐騙離自己很遙遠,沒想到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1月18日22時許,南岸區公安分局南山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詐中心預警:轄區居民趙小林(化名)可能正在遭受網絡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民警立即電話聯繫當事人趙小林。趙小林接聽民警電話時語氣非常緊張,幾度欲言又止。見此情況,民警詢問了趙小林的位置,並好言安撫,讓他不用緊張,但在民警到達之前千萬不要在網上進行匯款轉賬操作。
憑著對轄區情況的熟悉,值班民警李雪松5分鐘內便趕到趙小林所在高校,成功勸阻該起詐騙案。經了解,趙小林已通過詐騙分子提供的某網貸平臺提交了本人身份證、銀行卡信息,只差最後一步輸入匯款密碼。隨後,民警將趙小林帶回派出所,併為其上了一堂“反詐課”。聽完民警的講解,趙小林這才恍然大悟、如夢初醒。
南岸警方提醒,歲末年尾,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詐騙手法也在不斷翻新,請市民謹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守住自己的“錢袋子”,平平安安過新年。